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 | |
2011/08/26, Friday | |
台灣經歷過「全球化」與「民主化」的洗禮,擁有傲人的經濟實力與民主成就;然而進入21世紀,國際局勢與內在環境的變化迅速而劇烈,考驗著台灣的應變能力、與自我調整的決心。舊思維已經無法因應新挑戰,我們必須以新的態度和方法,針對未來趨勢與難題,提出根本的對應策略,引領國家向前。 一個劇烈變動的未來 台灣所面對的,是一個劇烈變動的未來。 首先是全球化下的激烈競爭和分配不均的難題。全球化的浪潮席捲,使得世界各國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資源的競爭與搶奪日趨激烈。由於貨品、資金、人才的流動日益頻繁,復以開發中國家加入競爭行列,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效應下,原本在自由貿易市場中不斷擴張的國家,必須面對經濟成長停滯、工資降低與貧富差距擴大的課題,這將持續成為許多國家在政府治理上的嚴峻挑戰。 其次是知識成為首要生產要素。經歷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的漸次發展,全球化時代下,光是倚賴大量的資金、廉價的土地與資源,已不足以推動經濟的成長。以知識為基礎,並在既有的知識、技術與資訊上進行創新、擴散與應用,進而產生利潤與價值的知識密集產業,將是未來各國經濟成長的主要策略和動力。 還有人口結構的變化。世界人口預計在2050年突破90億大關,且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的速度,遠超過先進國家,加上移民與人口跨國流動,未來世界的面貌必將改變。而在先進國家中,少子女化趨勢與人口老化問題,將使下一代的撫養比提高、家計負擔變重,並且醫療與社會福利支出、經濟活動與生活型態、及政府財政的結構等,都將產生重大的變化。 此外,極端氣候的威脅及環保、節能、減碳的需求,是另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課題。世界各國已逐漸體認到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威脅;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以因應氣候變遷,已是越來越多國家追求的目標。各種再生能源的研究、節能減碳科技的發展,也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項目。先進國家不再單純追求GDP的成長,更力求與環境間的調適,在福島核災之後,這更成為一個確定的趨勢。 最後是國際秩序正在重組。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已逐漸從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之一,更預計在十二五計劃期間,實現人民所得倍增。當美歐日等傳統經濟體都面臨各自的經濟成長瓶頸時,世界各國更無法輕忽中國經濟的轉型,也都審慎制訂因應策略。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國族主義的鼓舞下逐步擴張軍力,世界的強權結構正在改變當中。一個經濟快速發展但並未伴隨著民主改革的中國,是否能夠真正「和平崛起」,始終是世界各國關切的焦點,也牽動未來國際局勢的變化。 這些國際趨勢變化說明著一件事:台灣過去賴以發展的基礎與環境,已有重大改變,並持續加深對台灣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誠實地自我檢視,既有的價值、策略與發展模式,是否還能夠引領我們因應未來? 檢視國家面臨的挑戰 在二次大戰後,世界的重建與自由貿易的擴張,猶如18世紀工業革命後的另一次經濟革命,造就了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新興國家,走進國際市場並且大放異彩。台灣面對廣大的世界市場,許多人提著皮箱到全世界拓展商機,帶動國內的工業發展和普遍就業。同時間,台灣社會追求自由與人權的意識抬頭,也促使政治民主化的逐步實踐。 歷經「全球化」與「民主化」的洗禮,讓台灣得以晉身新興工業國家並建立民主體制。但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結束後,台灣卻面臨了諸多攸關生存發展的挑戰: * 經濟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命脈,但面對全球化持續進展及中國崛起,原本過度依賴代工出口的經濟發展策略,在開發中國家的競爭下,造成產業外移、失業率上升、薪資停滯及貧富差距擴大。台灣若無法以獨到的知識和文化創意帶動新產業的發展,加速產業升級的腳步,國際競爭力將會逐漸流失。 * 台灣深受國際財經局勢的牽動,而當前世界經濟結構及金融秩序正快速重整,全球經濟自由化所引起的金融波動、割喉競爭、以及景氣蕭條,也隨時威脅著國家安定和人民的生計。 * 全球原油和天然資源的日益匱乏,對於能源高度依賴的台灣而言,若不加速因應,勢必將使經濟失去發展動能並喪失自主性。而過去「唯開發主義」的經濟發展策略,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及災害頻仍;農業的長期被忽略與剝削,也埋下了國土安全與糧食安全性的隱憂。 * 經濟發展偏差造成失業率持續攀升,貧富和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已嚴重衝擊社會的和諧發展,分配正義的挑戰陸續浮現。都會區的房地產在市場失靈與投機炒作下,價格節節飆升,更讓許多中產階級與弱勢者住的權益遭到剝奪。 * 社會正在快速變遷,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趨勢,將帶來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內需產業結構調整、新增勞動人口減少、以及經濟成長停滯等問題。這對國家的社會安全體系與財政能力,將是一大考驗;年輕一代將承擔過重的國家債務,更不利於世代正義的實現。 * 台灣面臨人才不足及流失危機,科技發展與經濟、社會需要脫節。教育深受考試篩選人才觀念的綑綁,受教機會未能均等;文化的多元性與主體性也受到挑戰。 * 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在二次政黨輪替後也出現倒退現象。國會無法反映真實民意,政黨公平理性競爭環境迄未建立;新聞自由持續倒退,司法體制也無法稱職扮演維護人權及正義的角色。 舊思維無法因應新挑戰 環繞著我們的問題,彼此環環相扣。如果我們解決的方式只是短線思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將注定失敗。 台灣所面對的挑戰,也絕非過去的發展模式與價值觀可以解決。如果我們不去顛覆過去的觀念,啟動整體的改革,將無法因應未來情勢的變化,引領台灣向前。 過去,政府體系缺乏長期規劃的能力與積極負責的精神,長期的問題以短期方案面對,整體的問題以切割方式處理,問題難以根治。現在,台灣必須有一套新的發展策略,以前瞻的視野、專業的態度,針對未來重要趨勢和困難,提出根本的對應策略,徹底轉型、面對挑戰。 從黨外、組黨到執政,在到二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一直是具有改革理想性的政黨。然而在2000-2008年的執政階段,由於經驗的侷限,未盡能符合原本的期待,這不但是民進黨的挫折,更是對台灣民主化歷程的打擊。所幸,台灣人民對民主的堅定信念,讓民進黨能夠依靠著人民的力量再度站起來。這讓我們更加體認到,民進黨對台灣社會有一份無可迴避的責任。 面對台灣未來發展的各項挑戰,民進黨秉持一貫的理念,並總結過去八年執政的經驗與省思,提出「十年政綱──未來十年台灣發展政策綱領」。這是我們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台灣未來十年、甚至更長遠的未來發展,所進行的全面性檢視與思考,要讓台灣在未來各種不利的趨勢和困難中,仍能掌握契機、發揮實力,讓人民擁有更公平的發展機會和更幸福的生活。 新思維──「十年政綱」 一、定位 十年政綱是對下一代的承諾。我們將以此作為引領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政策藍圖與行動綱領。 二、總目標 十年政綱的總目標,在於「強化台灣、凝聚台灣」。要強化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基礎,凝聚台灣社會命運共同體的意識,以提升台灣的主體性與綜合國力,為台灣的不斷進步、生生不息厚植根本。 要強化台灣,就必須產業升級,提升全球競爭力;同時調整產業結構、均衡發展經濟,以達充分就業,提高所得,藏富於全民。要凝聚台灣,就必須提升生活品質、投資教育、深耕文化,以凝聚生命共同體。政府必須透過民主治理,有策略、有決心地推動改革,才能讓台灣躍升為一個小而強的自信國家。 三、核心理念 十年政綱的所有主張,都有兩個重要的核心理念貫穿其中,那就是「面向世界」和「公平正義」: (一)面向世界 台灣海洋經濟、海洋國家的特質,必須順應世界發展趨勢,以開放的態度面向全球,勇於接受競爭與挑戰,並勇於承擔國際責任。面向世界的發展,必須要立基於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以及對土地、人民的認同,並且以面對全球化的強本策略,建設完整的經濟社會安全網,讓台灣能夠全球接軌、在地發展。 (二)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政府的責任。在過去傲人的經濟成就與民主價值之上,台灣必須誠實面對貧富差距惡化、分配不均、環境破壞、財政惡化的現狀,由政府扛起責任,主動去導正市場機制的缺失,對弱勢者、對有需要的家庭、對年輕的世代,提供更完善的照顧與協助,積極去體現所得、居住、土地、環境,乃至於世代之間的正義。 改造台灣六大主軸 十年政綱共有六大主軸:就業導向的優質經濟、公平分配的互助社會、永續發展的安全環境、多元開創的教育文化、人民參與的民主深化、和多邊穩定的和平戰略。這環環相扣的六大主軸,既是改造台灣的關鍵策略,也是我們期盼留給後代子孫的國家圖像。 一、就業導向的優質經濟 面對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的衝擊,以及金融海嘯後世界經濟金融秩序重建,我們必須揚棄唯GDP成長主義,改以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升生活品質的經濟發展目標,並訂定新成長策略,包括:兼顧出口與內需、連結全球與在地的「均衡成長」;增加就業人口、促進弱勢就業及提升中小企業的「包容成長」;由知識、科技、創新帶動的「知識基礎成長」;以低碳節能、生態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成長」。 未來十年,台灣要積極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為融入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加強整備,擴大內需,促進出口多元化、優化產業結構。台灣同時須進行第二次產業再造,以知識、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並促進產業發展和在地經濟與在地就業的結合。 鑑於金融海嘯引發全球金融失序及主權債務危機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台灣必須堅持財政健全及金融穩定發展的固本政策,避免泡沫經濟的假性繁榮。 面對全球化及網路發展帶給各國的挑戰,以及台灣經濟社會的快速變遷,未來科技發展必須承擔起改善人民生活、支援在地經濟和中小企業的創新研發、促進產業升級、提升公共安全、創新教育文化及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科技發展方向及資源配置,必須以台灣發展目標及整體需要為依歸,從知識經濟、文化創意及永續發展的層次,建立嶄新的科技發展及管理架構。 人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創新、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要素。面對近年台灣各部門發展人才不足、及大量人才西進或受國際競爭而流失的危機,未來十年,政府必須擬定全方位的人才開發策略,有計畫地培育人才、留住國內人才、吸引國際人才,全面推動台灣的進步與發展。 二、公平分配的互助社會 風險社會不應該由個人單獨面對,政府有責任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提供人民最大可能的福利服務。面對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女化、家庭解組、失業增加及工作貧窮擴大等社會新風險,政府須協助人民因應風險、降低衝擊。未來政府必須建構「永續的社會安全網」,完善對老人、兒童及弱勢者的照顧,並重視各項社會保險的公平性及永續性。 政府應該將滿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視為責任,提供更多公共化的托育、照顧服務及教育;並支持婦女的勞動參與及經濟能力的提升。鑑於家庭負擔主要來自房租與房貸,因此,必須杜絕房地投機炒作,平抑房價,並針對弱勢者提供租屋補助或社會住宅,以實現居住正義。 政府也應盡最大努力,維護就業穩安定、所得成長與勞工權益,縮小貧富差距,進而營造高就業、高平等的和諧團結社會。政府更應該力行稅制合理化,打造一個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友善薪資所得階級的賦稅制度。 台灣要積極正視區域發展長期失衡及城鄉差距問題,調整國土發展策略,落實區域均衡及地方治理,並透過打造多核心的國土架構,矯正國家發展的空間失衡現象,均衡城市與鄉村的發展。 三、永續發展的安全環境 面對核災危機、溫室氣體減量、能源供應安全等挑戰,台灣必須認清能源安全即國家安全的一環,並以能源安全的戰略思維,推動綠色新政,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提高發電與輸電效率、節約能源,同步推動產業與工業發展模式的架構式變革,以大幅降低能源密集度,提升能源自主,並因應「後核能時代」的來臨。 面對氣候變遷、災害頻仍、資源耗竭及環境破壞,台灣必須調整過去唯開發主義、卻輕忽環境生態和社會文化的的思考模式,轉向為「以生態為中心」,並以「調適」作為新的核心價值,採取「順應自然、降低消耗、避災減災」的調適策略,來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枯竭的嚴峻挑戰。 台灣也要重新肯定農業的存在,重視農業所具有的糧食安全、生態保育、社會安定和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戰略價值,不再單從GDP產值來衡量其功能,而以永續農業作為未來施政的核心,重視生態環境保育,確保優良農地的完整性。 四、多元開創的教育文化 台灣歷經十多年教改,雖已獲致一定成效,但內有人口及產業結構快速改變的衝擊,外有全球化下國際競爭的挑戰,台灣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苛考驗。 未來十年,台灣必須推動更前瞻、全面的教育改革,導正教育機會不公與品質不均的弊病。並以培養現代化國民、及為國家社會累積精神文明資產為教育目標,不再將教育視為社會人才的篩選機制,貫徹改革不同階段、不同體系的教育,並提升教育的國際競爭力,達成以教育促進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開放、文化進步等國家發展目標。 台灣必須深耕文化,提升人民生活素質,深化國家發展的根基。國家文化政策必須著重在重建台灣多元文化價值,維繫文化的多樣性和主體性,並發展「文化公民權」意識。未來十年應擴大文化投資,建立多元文化共同體,營造可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的生活環境,結合文化藝術與地方產業發展、以及提升台灣文化國際能見度等多方面著手,發展並深耕文化,進而成為啟動台灣轉型的關鍵元素。 五、人民參與的民主深化 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在民主制度形式上雖已初具規模,但實質上卻未臻完善。台灣深受歷史環境影響,外有中國政經力量的威脅與挑戰,內有國家認同及威權遺緒糾葛,因此,如何鞏固與深化民主,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未來台灣應以「多元民主」、「永續民主」與「民主治理」的核心理念,建構民主機制,擴大民主參與,落實直接民主,確保民主憲政的健全運作,提升社會對民主的信任。 民主原則也應落實於地方治理,中央與地方的分權,必須以提升區域競爭力為目標,解決中央政府集權集錢之弊,徹底落實地方自治的精神。 司法改革是民主深化的關鍵要素。台灣司法改革遲緩,司法正義不能伸張,人民對司法不能信賴,唯有大刀闊斧推動司法改革,才能符合社會期待。未來司法改革應以人權保障及人民利益為核心,擴大人民對司法的參與及監督,朝「民主化」、「專業化」、「透明化」方向提升品質,落實司法為民、司法公正及司法獨立的理念。 族群關係與民主政治的和諧發展息息相關。台灣是多族群社會,面對各族群的複雜歷史因素,追求族群的和諧互助尤為重要。未來台灣應致力於族群和諧,透過優勢族群扮演族群關係的反省者及參與者,並本「多元而對話」及「多樣而交流」族群政策,以「多元一體」,建構文化上健全而能創新的公民社會。 六、多邊穩定的和平戰略 為確保台灣的生存安全、價值尊嚴與繁榮發展,國家安全戰略應秉持五大核心理念,包括:台灣應以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綠色等公義價值與原則,作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基礎;兩岸皆應超越舊的歷史框架,以追求共同利益的戰略思維,謀求歷史遺緒所形成的戰略對峙態勢的改變;台灣對外關係應在全球與區域架構下,發展全球平衡戰略,建立與全球網絡社會的直接連結;任何涉及台灣重大利益的對外與安全政策,包括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選擇,都應遵行民主的原則與程序來決定,以建立民主的社會共識;台灣應加強國民安全意識,建立全民心防,整備能因應武力威脅、危機威脅的安全防衛機制。 在對外經貿上,應將對中經貿視為全球布局的一環,以世界為念,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加強產業結構、企業管理與產品研發能力,永續台灣的經濟自主性。在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時,應建立互惠而非讓利、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主從的關係,更應積極深化與世界的互動,尋求全球經貿戰略的平衡,從世界走向中國。 結語:對下一代的承諾 十年政綱是民主進步黨重返執政的施政綱要藍圖,我們會依據十年政綱擬定完善、有力、務實可行的行動方案,據以落實十年政綱的目標,帶領台灣邁向公平公義、從容自信的未來。 我們期待未來的台灣,能有嶄新的國家圖象:經濟上具備足夠的國際競爭力,讓人民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政府能夠公平地分配社會資源,肩負起照顧人民、實踐正義的責任;國家發展能夠與自然和諧共存,提供優質並安全的生活空間;人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創意,並擁有獨特的文化性格;社會展現多元共榮的面貌,人民充分享有民主、自由與人權;國家能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站穩根基,並與世界充份交流。 我們必須承諾下一代,這樣的國家。 我們必須有勇氣,面向時代的改變。 我們更必須負責任,扛起改革的重擔。 十年政綱,是民進黨對下一代的承諾。現在的行動,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 * 發布十年政綱,蔡英文:強化台灣、凝聚共識 * 學界連署支持 蔡英文:思考解構新時代,才能面對世界挑戰 * 【十年政綱】國家安全戰略 source: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 轉載自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蔡英文【十年政綱】總綱---對下一代的承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