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泰雅爾族水蜜桃果農之苦

作者 撒盎斯.尤命

六、七月正值泰雅爾族復興鄉拉拉山水蜜桃產季,原可品嚐在地香甜可口新鮮的水蜜桃,但是路邊攤販賣的,卻充斥「山寨版」的水蜜桃。除了遊客覺得受騙,也使泰雅爾族果農面臨銷售困難。

現在又因為台中市府為了行銷梨山水蜜桃,引發正名之爭,媒體效應帶來的是,拉拉山果農的水蜜桃遭消費者質疑,導致取消訂單、退貨,讓果農的處境更雪上加霜。這樣看來,並非拉拉山與梨山之爭,而是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爭。

長久以來,原住民果農可以種出高品質的農產品,但行銷卻苦無足夠管道,以致任由中間商人剝削。行銷固然各憑本事,但受惠的不會是果農,也不是消費者,這實為社會不公義現象,但我們卻沒看到政府有積極作為。

再者,媒體除了報導現象,更應該把根本的問題凸顯出來,無論是哪裏生產的產品,重點是:「都是台灣」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所以要鼓勵台灣人民多多消費食用本國生產的作物,而不要選擇進口貨。身為果農,也要對自己的生產品要有信心,誠實、自信的告訴消費者生產地是哪裏。 (作者為泰雅爾中會教會與社會部部長)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