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李登輝們的台灣精神

◎ 簡端良
(作者為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李登輝為何會說,還會有很多「李登輝」站出來?憑什麼「李登輝」的思想會被繼承?因為他的思想是辯證性的,換言之,他允許揚棄舊價值,建構新價值。

李登輝曾比較「託古改制」與「脫古改新」兩個概念,「託古改制」,指的是中國歷史,雖經歷過改朝換代,一直換新衣,卻不曾換過靈魂,讓中國人在三千年的歷史中,以同樣的模式輪迴,庶民重複著同樣的命運,什麼命運呢?沒有自由意志的命運,型態為「順民」、「草民」、「賤民」。然而,每個人的生命,不是別人的工具,「你是誰?」「你為何活著?」答案應會在個人的獨立思考中萌生,權威、主義、教條,幫不了人回答這個問題,「脫古改新」就是揚棄那套舊思維,在實踐與創新中,尋找自己的價值。

「李登輝」的思想之所以是「台灣精神」,就是他可以揚棄中國包袱。太多的中國思想,只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因南京大屠殺而更仇恨日本人;也因熟讀四書五經,就認為唯學周禮者君子,餘者皆小人;「中國精神」也會用「中國人」這個理由,讓兩岸的獨裁政權結盟,而坐視違逆自由、民主、人權的事件不斷發生。中國意識的思維是什麼?就是達賴、劉曉波、艾未未、李登輝、王丹等人都是亂臣賊子,理由是,北京說你是你就是;另一方面,馬英九、陳肇敏這些人都是君子,在「刑不上於大夫,禮不下於庶人」的儒家精神中,他們會自律與自省,只適合用「禮」來約束,不能用「法」來裁量他們。

「李登輝」的思想,就是要讓人誠實面對自己的靈魂,並在人權的基礎上建構法治的社會,進而保障台灣人充份地運用自由,活出自己的價值。「李登輝」的台灣精神,是四書的聖人君子所鄙棄的庶民精神,卻是人人原始的生命。要如何體證呢?借用蘇格拉底的話,「認識自己」、獨立思考,同時進行自我批判,正如李登輝用九十年的自覺,體悟到︰「我,就是不是我的我」,找到自己,就會理解為什麼李登輝遠比孔子更貼近台灣人的靈魂了。

出處: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3/today-o3.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