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佩旻
略‥‥‥
長久以來,台文系教我們要獨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要有行動力。在面對這個問題上,他們對於抗議事件「深感不妥」,認為蔣不尊重講者,並且表示「台灣文學不應走向狹隘的定義」,嚴正譴責蔣為文的行為;但卻沒有針對黃春明爆粗口的表現與所談論的講題謬誤百出抱持一貫的批判精神。這種雙重標準的評判原則,道理何在?不去審視彼此論述合適與否及衝突背後的意義,反而提出聲明急於撇清關係。此舉反而只會激化衝突,將可能發展而成的文學論戰導向一個只剩激情的方向。
略‥‥‥
打著「廣義的台灣文學」的名號,自稱「尊重台語文學的發展,也期待共建多元語言的環境」的台文系,雖然號稱認同母語文學,事實上在語言問題上卻急於擺脫「多元化」的可能性,以全「華語文學」的態度,來否定母語文學的發展。認定母語只要會講即可,用母語書寫會造成閱讀障礙,因此不需要使用母語書寫。試問,你們真的有尊重母語文學嗎?那麼是誰在壓縮系上母語學分?是誰自動將「台灣語文」窄化成「台語」激化衝突?是誰?
略‥‥‥
(作者為成大台文系應屆畢業生)
◎ 林思廷
成大首頁發出台文系教授的聲明稿,試圖切割事件主角蔣為文教授,而這其實就是台文系糟糕的現狀。
台文系強調學生應有獨立思考,對於母語的認識和態度,我們竟然比非台文系的學生還要反對或不想沾上邊,不願承認殖民情境下語言政策的錯誤、以母語書寫掙脫殖民,卻又身為「台灣文學系」,那台灣在哪裡?只剩下文學,何不直接更換系所名稱?
略‥‥‥
如同教授們的聲明一般,廣義的台灣文學定義使我們得以接受許多文學作品的薰陶,但卻也使得台灣文學可以用華文文學、現代文學,甚至是中國當代文學等概括取代,對於母語文學和教育的空間,往往不足,甚至被打壓。如此的「台灣文學系」,本質上應該被稱作「華文文學系」,也建請系上教授考慮更名,以避免往後進入台文系的學生,對母語文學或教育存有不正確的期待和矛盾。 (作者為成大台文系應屆畢業生)
詳細內容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today-o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