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總是很熱鬧。最近在政治人物的學位論文真假和抄襲之外,另一個更受關注的話題,是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是否變質或腐化了。
話題由兼任該黨主席的蔡英文引發。在七月中旬的黨大會中,她指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她期盼執政黨以行動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強調「清廉、勤政、愛鄉土」是黨不變的承諾。隨後,卸任黨秘書長不久的羅文嘉受訪指出:「當年那個在街頭衝撞、充滿理念的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我認為這遲早會出事。」黨大老林濁水就此評論,認為羅文嘉說得客氣了,自己早曾說過:「民進黨已經失蹤了。」
在七月中旬的黨大會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她期盼執政黨以行動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強調「清廉、勤政、愛鄉土」是黨不變的承諾。(資料照)
完全執政四年多的民進黨是否已腐化?黨主席的話顯然是在否定的發言中,帶有防腐的警惕與期盼,說得冠冕堂皇。兩位曾是黨內要角的評語,不論說話的背景如何,應相對較為中肯。從而,這個本土政黨是否變質而讓人不再熟悉,各方議論紛紛︰有的指該黨腐化已是現在進行式,有的認為知所警惕,腐化未必不能免。
持平地說,民進黨今昔有變,實屬必然。從當年黨外民主運動主力到如今執政,這個成立三十多年的政黨世俗化,在所難免。重要的是,政黨的價值、文化和派系生態是否已然質變,變得庸俗而失去理想性,甚至因世俗化而腐化,以致落入「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窠臼。誠然,面對黨國威權而在街頭衝撞,與執政之後的政府權力運作,情況不同,但實踐仍是檢驗的最適當標準。
就此而言,執政黨有不少新舊問題引發爭議,黨內派系林立是最明顯的老問題。該黨二○○六年曾在黨大會通過「解散派系」案,禁止以派系名義設辦公室、招募成員、對外募款,黨內公職人員也不得加入派系。十四年後,黨內仍以派系林立著稱,且從黨職、公職競爭到公營事業爭權奪利的醜陋演出,常令人瞠目結舌。
在居多數席次的立法院,該黨也有不少爭議。以剛結束的臨時會為例,不少人在問,何以重要或有爭議的法案不在正常會期妥善審議,卻急於在臨時會限時通過。其中,監察院人事案被指與往昔民進黨廢除的主張不合,司法審判改制為國民法官參與甚至悖離了該黨的「行動綱領」,都要在臨時會強勢過關,加上過關的程序頗受質疑,以致同意票僅和該黨的席次差不多。
在野時與執政後說做兩套,民進黨政治誠信受質疑;通過票數和程序難看,反映了唱政治獨腳戲,凸顯和在野黨及社會的溝通說服不足。現實上,政黨不是不能改變主張和立場,但要說出必要而明顯的道理,正心誠意才足以服眾;最忌橫柴入灶、赤裸裸展現權力的傲慢,那是走向腐化的踏腳石。畢竟,權力最大的價值是服務公眾、福國利民,把個人及政黨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到頭來必遭唾棄。
政治上沒有永遠執政的政黨,執政黨幹不好,那就換人做,政黨輪替是民主常態。不過,台灣是有敵國外患的國家,政黨輪替如果選錯黨主政,必給對岸中國可乘之機。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其實提供了一個政黨輪替的範例:李登輝與彭明敏分別代表國、民兩大政黨角逐,兩人的政治立場自有差異,但以台灣為本的中國政策並無歧見,選民對他們沒有親中的疑慮,最終兩人合計獲四分之三選民認同。李、彭兩位所立的典範是,儘管內政主張立場不同,在中國政策是一致對外的。然而,國民黨後來在連戰主導下,走上「聯共制台」路線,也留給人民選錯總統,台灣會被統一的高度疑慮。
如今,國際情勢丕變,台灣有機會重現「李、彭範例」。美國國務卿龐皮歐上週四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說,告別五十年前尼克森開啟的接觸中國政策,強調要籌組民主陣線,圍堵中國。國民黨應見賢思齊,趁勢揚棄十五年前因「聯共制台」而自絕於台灣人民的錯誤路線。有如國人所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已因中國否決而破產,在台灣繼續打著「中國」招牌,即或民進黨因腐化而導致政黨再輪替,機會也未必輪到國民黨,尤其在台灣認同已逾九成的年輕選民之中。這一切,請從務實地改「中國國民黨」為「台灣國民黨」開始。
引用網址如下: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89254?fbclid=IwAR1NjqrujflLPmEWiAxkGBCZp_1HHatn_sRHcPOjpgoic-HbGiqdvX18pu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