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下)

新聞報導 -
作者 杜正勝
2012-07-09
【編按:本文發表於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2008年年會】

五.台灣主體的心態與核心價值

一般的歷史評論有一種看法,台灣歷史充滿著反抗或抗議精神,但另一方面我們同樣也可以舉出很多事例,證明台灣人有濃厚的妥協性格,心甘情願,屈居第二,面對外來統治者還不時流露出奴才的心態與作為

談精神或心態,論述者的主觀成分很大,但卻是歷史存在的事實,不妨從歷史說起。台灣的平埔族群複雜,語言不通,社會組織相異,其共同體的範圍不比村社大,以台南附近的西拉雅族,連頭人也沒有,更談不到所謂的 「國家」。平埔族是獵頭的民族,村社之間往往成為世仇。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台灣 10 年後,西部平原中南部各原住民村落紛紛歸順,統治基礎趨於穩固。荷蘭人對原住民,首先利用優勢的武器血腥鎮壓,拿最強大、桀敖不馴的蔴豆社開刀,以收殺雞儆猴之效;再以基督教收服原住民。不過一、二年,今日北到雲林,南到恒春,南北 57 個村落的代表齊集於台南,駐台傳教 14 年之久的尤紐斯(Robertus Junius,駐台時間 1629 - 41,1641 - 1643)1636 年很得意地向東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商務委員會 (The Amsterdam Chamber of Commerc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報告說:

當他們第一次相見時,我們很高興看到他們之間的友善,看到他們互相親熱、互相凝視。這在本島是從未有過的事,每一族群幾乎都相互戰爭。

現在,他們不只服從我們,而且相互友善。如果不是我們的介入,他們無法統一。稍早,此族人不敢和他族說話,大家互不信任。(Rev. William Campbell 英譯,Formosa Under the Dutch,1903;李雄揮漢譯 《荷據下的福爾摩莎》,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pp. 186-187)。

如果我們承認身體內流有平埔族的血液,便不能不承認我們這個民族存有深邃的劣根性,看不起自己人,但對外來統治者卻是景仰服從。

尤紐斯寫報告之後 60 年,1696 年浙江幕客郁永河來台灣採硫磺,從台南北上到八里、淡水,觀察了絕大部分的平埔族村社,為平埔族受到官府及社會有勢力者 (如通事、社商) 的欺凌壓榨深抱不平。平埔族不論大人小孩,男丁或婦女,事無巨細,每天要無償地被權勢者差遣,「有求必與,有過必撻,而番人不甚怨之」(《裨海紀遊》 卷下,頁36)。令人感慨的是,平埔族受到欺壓,事過境遷,「不甚怨之」,很快就忘了。

這兩則記載,一出自荷蘭傳教士,一出自中國文士,直到今天,雖隔三、四百年,台灣人的民族性不還是顯現在我們眼前?至於大家比較熟悉的閩客矛盾、漳泉械鬥等漢族被清政府操弄的歷史,我便不再申論。在這麼一個徒具民主機制之形式的台灣,今日討論 「台灣主體教育」,如果不正視蘊藏在台灣人心底下的東西,恐怕是無法對症下藥的。

這帖藥說來簡單,即是當家作主;但同樣也不簡單,即是打從心底真正能當家作主。否則,「台灣人出頭天」 這句話,喊了沒有 20 年也快 10年,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局面。我願意以親身經歷的橫躺台灣地圖來說明這個微妙的心態問題。

2004 年 「五二○」 我初任教育部長後的第四天,在中央研究院朱家驊院長紀念會上,發表學術演講 「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維」。這是幾個月前就安排的演講,與教育部長無關;但也可能我是新任的部長,故特別引起媒體的關注。所謂新思維,我的論旨是強調以台灣為主體,即是探索從台灣出發的人文學,以取代長年以來局限在中國歷史文化的人文學。

我的演講以 power-point 秀出 100 多張圖片,而統派媒體也獨具隻眼,特別引用那張橫躺地圖加以報導,於是統派政客在立法院提出質詢,演變成不小的事件。

這張地圖是以台灣作中心,右邊 (南) 畫出菲律賓、婆羅洲、印尼至新幾內亞;左邊 (北) 是沖繩群島、日本,下面 (西) 是印度支那半島、中國東部、朝鮮和西伯利亞,上面(東)則為浩瀚的太平洋。地圖是觀點的表達,也是視野的展現,此地圖使台灣人知道我們所在的位置及周圍的地理、國家,使台灣人對自己的地位與處境有均衡的看法。相對於國民黨入主台灣所教給我們的 「秋海棠」 中華民國地圖,讓台灣人清楚地了解:小台灣仰望大中國,台灣人只配蹲在角落的份,只看到中國,無法了解周邊的國家。台灣人的視野被鎖在中國,台灣人也只配像那張地圖上的台灣,謙卑地靠邊站,聽候差遣。凡是在台灣成長的人,從入學校到出社會,這張地圖無時不在心目中,它已內化到每個台灣人的心底,成為我們的血液、我們的細胞。

中國人不愧是歷史悠久的民族,統派傳媒和統派政客馬上知道橫躺地圖的深刻意涵,如果它真的取代了那葉 「秋海棠」,那麼台灣人的心靈就真的站起來了,真的當家作主了。這是天變地動的大事,所以非把這顆剛冒出來的嫩芽硬給搯斷不可,排山倒海的攻擊自然加諸我身上。

有多少台灣人看懂這個竅門呢?我沒調查,不敢論斷,不過有一位可算是優秀的台灣人,台大醫科高材生、留美醫學博士、號稱台獨健將、也是民進黨最聰明的立法委員出來說話了。他指責我 「白目」。台語白目是父母長輩教訓子女晚輩的用語,孩子不懂事,做出自以為聰明而其實是毫無意義的事,如中國話罵人的 「胡扯」、「無聊」。把台灣從奴婢轉化作主人的橫躺地圖是放著正事不幹、專搞無聊之舉的 「白目」 嗎?號稱第一流人才的台灣人識見如此淺薄,我不知台灣的前途在那裏?

當然也有真正聰明的台灣人認識到這是一場 「啟蒙運動」。

台灣橫躺地圖和我的同心圓史觀是相通的,一地一史,一空間一時間,皆著重於在地性,以在地人事物為核心。同心圓史觀並不是全世界都以台灣為中心,而是在台灣的人當從台灣來看世界;進而言之,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由他們當地做中心來了解世界。人人能存有這個觀念,並且付諸實行,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一國之內統治與被統治者之間,才可能真正平等對待,互相尊重,多元主義才能落實。我在哥本哈根的丹麥國家博物館參觀世界民族誌的陳列展覽,凡講到一個地方的民族,地球儀上就以該地為中心,所以格陵蘭和爪哇同樣都可以做為中心。

同心圓史觀及台灣橫躺地圖所透露的政治、社會和文化意義是在地人的價值。近代的獨裁者開口閉口都講 「人民」,人民在那裏呢?獨裁者即是人民,這種空泛的人民往往是獨裁專制的溫床,只有具體的人,從個人出發,而社區,而鄉里,而地區,而國家,這樣的人民才是民主自由的基礎。台灣主體性即建立在這樣的系列上,它的始源則是在地個人的尊嚴和價值。

中國歷史走的是相反的路,空間是以帝王所在的首都做中心,人是以皇帝或領袖做中心,不論多廣的土地,多眾的人口,都沒有獨自的價值,而以繫聯附屬於首都和最高統治者做為他們存在的價值。台灣人 60 多年來的犧牲奮鬥,就是要脫離國民黨強加在我們身上的中國歷史 「魔咒」。不幸的是,過去 8 年民進黨執政的失利,致使台灣人的命運充滿著變數。

台灣主體性,不是統派所誣蔑的井蛙之見,反而是人類文明的主流,只因在地是台灣,故特別強調台灣而已。追根究柢,它是建立在個人尊嚴與價值之上,符合先進文明的普遍價值。我們提倡台灣主體性是走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不像統派之吆喝集體的民族主義,形成歷史逆流,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台灣主體教育,發掘開展在地性文化,還要不斷汲取世界先進經驗,加強國際化,才能免於掉入狹隘民族主義的泥淖。本土化和國際化,就像車的兩輪,缺一難行,台灣主體性教育應該在這兩個輪子的軌道上前進。

台灣主體意識興起於台灣告別中國的九○年代,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論地緣、人群、歷史和文化都是 「剪不斷,理還亂」 的。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們無法否定中國文化是世界重要文化體系之一,提倡台灣主體的人要抱持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中國文化,站在什麼樣的高度來看待中國文化,的確會影響台灣主體的存滅和發展。中國有句話說 「知己知彼」,也有句話說 「取精用宏」,大概只有把中國文化放在國際平台來比較,我們才可能有比較持平的認識;把這兩句話運用得恰到好處。台灣國際化的重要是具有多重意義的。

六、 結語

今年本土政權淪落,台灣本土派瀰漫著一股低氣壓,現在高談台灣主體,難免遭受質疑:「有政治資源時,主體性都做不好,而今沒有政治資源了,將如何做起?」 這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又有一說,「代表本土政權的民進黨太膚淺,現在一切歸零,從根植起吧。」 說得頗有氣概,可以振奮一點熱情。

不過政治是眾人之事,非有組織之長才又具群眾魅力的人物難成功。從根栽起是多方面,在座都是學者教授文化人,我們所擅長的就是知識和觀念。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我們深深了解到台灣須要新的文化啟蒙運動,不論台灣教授協會或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應當作與能夠作的大概也是台灣文化啟蒙與台灣人心靈再造吧。

台灣文化的第二次啟蒙運動,和第一次一樣,是在外來統治文化的籠罩下尋求自主的運動,它不限於政治層面的贏回執政,也不限於獨立建國,它涉及台灣人所要追求的價值,以建立文化自主、自信的心靈,對世界各種文明都能出入其間,豐富自我,屆時台灣人才說得上真正的獨立自主。這有賴於海內外台灣人及關心我們的世界友人共同合作。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長,全文完,發表於 2008 )


引用: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