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園藝補給站〉植物澆水 學問大

2016-01-13
文/上田善弘
在專業的園藝栽培農場裡,園主絕對不會將澆水的工作交給實習生,雖然澆水是植物栽培中最基礎的一環,但也是極為重要又困難的工作。
  • 每一種植物的故鄉和原生地不同,所以對於水分的需求度也不同。(達志影像) 每一種植物的故鄉和原生地不同,所以對於水分的需求度也不同。(達志影像)
常言「澆水3年功」,意即要抓到植物澆水的要領需要花上3年的時間,由此說法可知澆水是園藝栽培植物中頗具困難的工作之一,但只要掌握以下幾個訣竅,可以幫助更快上手。
1.植物種類不同,所需水量亦有所不同。
每一種植物的故鄉和原生地不同,所以對於水分的需求度也不同,例如生長於乾燥地帶的仙人掌和多肉植物,為了適應水分稀少的環境,其莖葉處已多肉化,就不需要每天澆水。
2.植物在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會有所變化。
植物會配合季節而有不同的生長變化。生長於溫帶的植物,會在春天溫度上升時萌芽、生長枝葉,而後開花結果;闊葉樹會在晚秋時節葉片凋零,冬天進入休眠狀態。植物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水分,但是在休眠時期則不太需要水分。
3.視栽種土壤的種類,給予不同的水量。
栽種植物時,通常會使用與原生地相近的用土。若植物是孕育於排水性佳的土地,便會選擇栽種於不會滯留水分的土壤,因此較容易出現乾枯的情形,需經常補給水分。相對地,若使用排水性較差的土壤栽種,應避免澆水過多的情形。
4.依天氣和季節控制澆水量。
晴天時土壤容易乾燥,尤其是夏天,即便剛澆完水,亦會馬上乾掉,因此一天至少需澆兩次以上的水。陰天則應該控制澆水量。
總括上述重點,澆水應視植物本身、土壤性質、天氣狀況等各條件,做出綜合性的判斷,也因此增加困難度。就好比不會說話的嬰兒哭泣時,母親便必須依經驗或直覺來判斷嬰兒哭泣的理由,無法說話表達的植物亦是如此,應仔細觀察植物的外觀和土壤狀況,以做為植物需求之判斷。
只要能把握上述的重點,抓到要領,平日照顧養護時多觀察植株與葉片是否垂萎、土壤表面是否過於乾燥等等,判斷適當的澆水時機,補給充分的水量,澆水也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了。

<專家提醒1>夜晚及下午不宜澆水

一般而言,澆水的工作會在植物活動需要水分時進行,通常為早晨。隨著太陽升起、氣溫升高,植物也會打開位於葉背的氣孔,進行呼吸旺盛的蒸散作用。
由於此時植物的水分正大量地向外流失,因此必須補給水分,一旦水分不平衡就會導致植物枯萎。
蒸散作用於傍晚後開始減退,所以植物便不太需要水分。若於傍晚過後澆水,會造成植物徒長、虛弱以及容易生病。植物在中午時,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糖分,並在夜晚將糖分運往所需的部位,當所需部位獲得糖分後,糖的濃度變高(滲透壓也隨之變高),會吸收水分造成該部位肥大伸長。因此在糖分進行輸送工作的夜晚,若體內水分過多,便會造成莖容易出現徒長情形。
早上澆水,到了下午水分接近已乾的狀態最為理想。但是若為易乾燥的夏日,就必須分別於早、晚澆水。冬天則必須暫停於傍晚澆水,澆水工作亦應在上午氣溫升高的時段進行,到了傍晚植物已使用該水分,多餘的水分也由盆底排出。若於冬季下午澆水,因水分殘留於土壤中,可能造成根圈溫度下降,也可能會導致植物發生徒長的情形。
植物生病多半是由於感染了真菌或細菌,而該種病原菌大多易於多濕的環境下旺盛繁殖。若於下午澆水,一旦無法排出多餘的水分,植物體的周遭便會形成病原菌最愛的多濕環境,此時若再加上高溫的環境因素,土壤無法透氣,就會造成根部腐壞。

<專家提醒2>多肉植物冬季少澆水

乾燥地區是多肉植物生長的故鄉,為了在乾燥環境中生存,其莖葉已演化為具有儲存水分的功能。因此即便澆水量少,多肉植物依然可以茁壯地生長。
除了儲存水分的功能外,多肉植物亦具備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一般而言,水分會從植物葉背上的氣孔排出,然而多肉植物在白天豔陽下,會關閉氣孔防止水分喪失,待夜晚溫度降低後,再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酸中之蘋果酸。其進行方式為白天關閉氣孔,將夜晚蓄積的有機酸進行光和作用產出碳水化合物。
冬季溫度下降時,多肉植物會進休眠,所以幾乎不需要進行澆水的工作,若於冬天澆水反而會導致根部腐壞。有些多肉植物甚至完全不需要澆水仍可以存活數年。

<達人小檔案>上田善弘Yoshihiro Ueda

岐阜縣立國際園藝學院校長。為NPO法人玫瑰文化研究所理事。專業領域為花卉園藝學、植物育種學、園藝文化論等。
經過長年致力於玫瑰分類,及其遺傳育種之相關研究,現以日本權威的玫瑰研究家代表,擔任「岐阜國際玫瑰大賽」、「國際新品種玫瑰香競賽」之審查委員長。著作《園藝の趣味科學》即將在台上市。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94873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