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5 | |
歷經馬政府八年來全速推進兩岸經貿整合,二○一六年才剛開始,向來被認為是對立分裂的臺灣,主要政黨與政治菁英卻在最近非常迅速地達成了一項難得的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兩岸之間的經貿往來不應該形成買辦集團,兩岸交流的「紅利」也不該為少數買辦所壟斷。這個轉折性的發展,毋寧至關重大。 稱之為轉折,代表著接下去可能是整個社會主流思潮的改變。今年元旦,現任總統利用最後的身分話語權,花了相當唇舌,自我闡述其在中國政策上的成就;但是第二天,三位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上,這個議題被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詮釋,結果買辦(Comprador)這個標籤出現,而且被牢牢地貼在馬政府的腦門上,成為最鮮活的回應與總結。 耐人尋味的是,這個定調,不是由民進黨所提出,否則肯定被國民黨輕易回防是「逢中必反」,而是由親民黨所提問質疑,於是國民黨只能反擊:「有很多民進黨、親民黨人士也在扮演買辦的角色」。一時間,買辦彷彿成了全民公敵,三個主要政黨都要發起自清運動似的。這種氣氛,與八年前當時多數選票想讓馬英九試看看的期待心理,可謂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轉。 馬英九時代即將過去,三黨總統候選人則可以代表未來,透過三位黨主席在辯論台上的你來我往,可以歸納出幾點政治共識:第一,兩岸政治制度的差異,造成不公平競爭,台商權益不能確保;第二,大家同意這些年來兩岸經貿紅利被少數買辦所壟斷,這些人位居要職、具有政治影響力,藉以在中國攫取特殊利益;第三,三位候選人都宣示自己、家人,以及負責兩岸事務的官員與黨政人員,必須陽光化並管制,絕不藉由兩岸經貿往來進行利益勾結,顯示落實制度性規範乃為必然。 在前述共識基礎上,既然大家都同意兩岸買辦集團犧牲全體利益換取個人利益,那麼要避免政府未來繼續成為豢養買辦的幫兇、甚至根本就是做莊的莊家,則過去被擱置或刻意視而不見的防弊流程,今後勢必要逐一重建與強化,才可能終結買辦政府藉由各種制度漏洞繼續存在。 要杜絕買辦,首在用人,政府在拔擢政務與要職人員時,必須經過全面性的安全調查,在有關兩岸、國防、外交等涉及國家安全工作領域的人才,尤其要課以更嚴格的審核程序,事前提供總統與行政院長做為人事任命的重要參據。 其次,美國等總統制的國家,具備完善的國會人事聽證制度,新總統在十一月間當選,而後提出內閣成員人選,必須送到參議院批准才能順利任命,在參議院同意的過程,先由相關委員會對總統的提名舉行聽證會,這時各種檢驗都會出籠,而後委員會進行辯論,經過表決通過,再送請參院全院會議表決,才能過關。因此通常要到次年一月才能底定。同樣是總統制的南韓,亦不遑多讓。李明博時代就曾經發生國務總理懸缺的窘境,很重要的原因是夠份量的人選大多害怕人事聽證的檢驗,於是寧願對大統領說不。 台灣經修憲拿掉閣揆同意權,加上調查權在監察院,立法院對閣員與若干重要人事幾乎無法著力,國安會秘書長以總統諮詢機關為由,除預算外,國會請不到他,兩黨執政時都一樣;至於兩岸第一線的海基會負責人,過去代表簽署了二十多項協議,但是在野黨若要他事前來報告,執政黨向以其為民間人士,並無出席國會並備詢之義務,於是由陸委會代為擋駕。凡此,全都構成了迴避監督、促成黑箱的溫床,一旦無法公開透明,如何確認政治與經濟的雙重買辦一定弊絕風清? 利用政策與權力遂行買辦行為,是利之所趨,不論是新台幣或人民幣上,各種顏色都有,確實非屬哪個政黨的專利,對付人性的墮落,要靠法律與制度,政治領袖們可不能光罵完就算。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以行動終結買辦政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