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還平埔族一個天經地義的公道!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民報/社論   
2015-08-20
一項全國性的平埔族群正名高峰會,八月十五日在台南成功大學召開。總共有十一個平埔族群,五百多人與會。會中並發表「正名宣言」,嚴正呼籲政府當局,尊重原住民個人與生俱來的的主觀認同與自我認定,落實憲法精神,從速恢復平埔族群的台灣原住民身分。
平埔族群推動正名運動二十年,始終受到政府當局的漠視,甚至羞辱。根據各項學術研究分析,平埔族群文化均來自台灣南島語系,早於新石器時代即發源或登陸台灣,同屬海洋民族。2014年六月,行政院核定拉阿魯哇族(Hla`alua)」,及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分別納入原住民第十五與第十六族。官方的宣告,更激起平埔族群長久以來爭取原住民身分的想望,要求正名的意志更為強烈。
自平埔族群展開正名運動以來,政府除了漠視,更動輒打壓。因此2010年正名運動推派代表向聯合國請願,並控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千失職,事件之後雙方關係更陷入冷淡與對立。據知,原民會甚至發布新聞,指責正名運動的動機不單純,是為爭奪原住民政策的各項政府資源而引發。其中語帶羞辱,嚴重傷害平埔族群不可改變也不容置疑的,要求集體回歸台灣原住民族身分的自然權利。
更不可思議的是,一直以來,官方對正名運動採取推拖的理由,竟以平埔族群長期與漢人混居,進而受到深度同化,造成認定上的困難處理。同時,採化簡為繁,過時落伍的三種認定方式:(一〉戶口登記(二〉文化復族(三〉血緣復族。其中戶口登記與血緣復族,必須追根究柢,手續相當繁瑣,是不符時代潮流的官僚作法。至於文化復族,更是淪為無謂的找碴。事實上,無論是西拉雅族、凱達格蘭族,或是其他平埔族群,在臺灣族群研究風氣興起後,普遍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無形中鼓舞各族群積極投入本身的文化復振行動,此事何須勞駕官方介入干預並施予盤查認定?
涉獵原住民族文化的人,都相當推許紐西蘭政府對其毛利原住民的身分認定方式,允為國際上最開明,最平等的典範。1974年紐西蘭政府當局廢除以祖先血緣認定的落伍陳規,改以「文化自我認同〈cultural self-identification〉」,使得自稱是「自然人」的毛利原住民與外來的白人移民,不但獲得政府平等對待的法律地位,當局更活用紐西蘭身為波里尼西亞最大的南島國家這項南島關聯性〈Austronesian connection〉,委由毛利人從事民間外交,促進太平洋南島國家的友誼,非常值得我們借鏡。
過去官方故作無知,咬定平埔族群長期與漢族混居遭致同化稀釋,很難認定為原住民族。其實平埔族群並沒有消失,因為他們仍保有平埔族的血統基因,即便是環境重大變遷,身上的基因仍然不會消失。更何況,他們在推動正名運動的同時,也積極進行各項傳統文化復振運動。例如,解嚴後,本土化運動抬頭,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走出歷史陰霾,自1990年開始,頭社、吉貝耍、番子田、六重溪及北頭洋等部落,先後恢復及擴大舉辦傳統夜祭文化活動,甚且埋首於自身的文史、語言整理及發揚,其用心十分可喜可佩。
平埔族群正名運動,一路走來備極艱辛。其所遭遇的打壓與屈辱,自是點滴在心頭。雖然在民進黨首度執政時,中央曾編列平埔族推動小組預算及施行計畫,但政黨輪替後,馬政府卻將之束諸高閣,不予執行。照理講,平埔族群最早開發台灣,至今卻還卡在為族群正名而勞頓奔波,真是情何以堪。倘若2016大選,再度出現政黨輪替,至盼新政府能夠深切體認:台灣社會最起碼是由漢族與南島民族組成的「兩個民族、兩種文化〈biracial﹐bicultural〉」的國家。所以必須秉持廓然大公的原則予以平等對待與尊重,從速還給平埔族群天經地義的原住民族身分。
正名之舉一再遭受糾纏,日復一日拖延至今,國民黨政府應該捫心自問:聯合國根據「原住民權利懸岩草案」的精神,早就承認平埔族群的台灣原住民族身分。那麼執政當局憑什麼「乞丐趕廟公」,從中作梗,百般刁難,任令平埔族成了失根的南島族群,踽踽獨行,不知所終?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3455&Itemid=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