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台勞之父」馬英九

作者 范姜提昂   
2012-09-17
◎ 范姜提昂
打工旅遊方式很多,震撼社會的「澳洲台勞」則專指這樣的大學畢業生:搶在澳洲規定的三十歲以前,到澳洲旅遊打工,從事低技術工作,目的在賺取比本國高幾倍的薪水,就像台灣外勞。
今周刊報導,故事中的台灣青年說得很明白:不為體驗人生,也不為培養世界觀,就是要賺錢!這種想法等同於台灣外勞的澳洲版,而最引人深思者就在此:可稱之為「台勞」的意識出現了!
報導說同廠房約六百人同時工作,其中逾一五○人來自台灣。他們工作在一起,常會相互看到對方被噴到滿身是血,有些狼狽,日積月累,相互分攤莫名尷尬而共同形成「階級性」意識,有體諒,有分享,也有相互鼓舞。
若國家經濟依舊沒有好轉,這種「台勞意識」及其具體圖像的終於出現,將對很多「深感沒有明天」的青年起催化作用。一位具有教師資格的印傭對我說,她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如何說服自己,她就是印傭!
事實上,近日媒體常見的「台勞」兩字,扁時代就出現,反對黨抨擊扁會搞垮經濟,台灣人將成為台勞。事實證明,扁時代「台勞」並未出現,遑論台勞意識?而根據台北澳洲辦事處資料,台灣人每年取得打工簽證張數,從馬執政二○○八至二○○九年度的全年九千張,到二○一一至二○一二年度的上半年,即去年年底起的半年內就已經逼近一萬張,成長之快,世界第一。
雖說成長速度快,不代表台勞就多,但耳熟能詳的馬政府經濟慘狀:薪資倒退十四年,經濟成長率亞洲墊底,失業率四小龍最高,景氣燈號連九藍等;更關鍵的是,吸引外來直接投資金額,全球倒數第二;以及國民黨重新執政後,上市櫃資金向中國加速匯出,累計已達六千億。
資金巨量外流中國,外來投資全球吊車尾,沒有投資就沒有就業機會,台灣青年被逼出「台勞意識」乃勢所必然;則馬英九歷史定位已定:台勞之父,當之無愧。
(作者為台灣北社副秘書長)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