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 |
作者 游楚軒 | |
2018-08-11 | |
筆者於1988年(七十七學年度)小學入學,教科書是採用國立編譯館版本之末代。老師在課堂授課除使用教科書外,另以民間出版之參考書為輔,小學三年級時,國語課本有一課為〈澳洲來的中國孩子〉,但其對應的參考書該課為〈沒有太陽的地方〉,這令學生感到不解。〈沒有太陽的地方〉內容指被共匪統治的中國人民之生活猶如沒有太陽的地方,但老師只授課〈澳洲來的中國孩子〉未授課〈沒有太陽的地方〉,與當時開放赴陸探親之社會風氣有關。 家族世居彰化市「市仔尾」地區已逾百年歷史,從小看著毗鄰的「賴和紀念館」招牌,卻不知賴和是誰?學校也沒有教。直到2002年負笈北上求學,選修「台灣文學系」為輔系,才知賴和原來是台灣發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賴和故居為「彰化街市仔尾160番地」,筆者家日治時代戶籍地址「彰化街市仔尾150番地」,毗鄰而居,為什麼從未聽過有人在談賴和? 彰化自1723年設「彰化縣城」於今彰化市,將近三百年的歷史,戰後未普及賴和及其他地方仕紳事蹟,其因之一是長期受限於編譯館之教科書所致。編譯館自1953年起主掌全台灣中學生的國文、公民、歷史、地理科目之教科書,1968年在實施九年國教後更主掌小學、國中至高中階段之教科書。筆者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接受國家十二年的教育(編譯館版本),卻不知自己成長的台灣史究竟為何? 近年來,彰化市訂定五月二十八日是「賴和日」,推廣賴和及其事蹟。現今高中國文課本已列入賴和之文選,台灣新文學之父終得以被世人所識之。誠如有人若問「台灣文學」不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嗎?筆者將其定義「台灣文學」如大海納百川兼容「中國文學」、「日本文學」、「原住民文學」等文化元素,與英國文學等列屬世界文學的一部份。期盼新課綱客觀建構台灣史觀,讓台灣人從台灣主體認識歷史。 (作者為彰化師大美術系碩士生)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403&Itemid=71 |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賴和是誰? 我們是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