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不讓台灣二戰亡靈淪為海外孤魂野鬼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2018-06-26
週末期間,李登輝前總統訪問沖繩,除了發表演說外,主要是參加二戰台灣人戰亡者慰靈碑「台灣之塔」的揭碑儀式,留下「為國作見證」題字,也為台灣重要但戰後被刻意淡化的一段歷史,做了具體有力的註解。
慰靈碑所在的沖繩和平祈念公園,一九七五年就豎立了「韓國人慰靈塔」,但紀念台灣二戰亡靈的「台灣之塔」,兩年前才經台日民間出錢出力建立,由蔡英文總統落款,近日於「台灣之塔」旁再立「為國作見證」的慰靈碑。公園內由當地政府成立的「和平之礎」,刻了二十四萬多死難者、包括三十四位台灣人的名字;「台灣之塔」及慰靈碑所追念的,因此是更廣大的二戰期間台灣人日本兵。總數二十多萬人中,三萬人陣亡,一萬五千人失蹤,他們魂斷異鄉或淪落海外的事例鮮為人知,戰後又因人為刻意抹殺而未得應有重視及對待,是七十多年後仍待闡發的戰前戰後台灣史。
一如「台灣之塔」的建立由來文中所指出,追念在二戰中獻身沙場的台灣戰士,「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族群國家如何分隔,凡犧牲一己性命守護他人的義舉,不應被後世遺忘。」也有如李前總統說明「為國作見證」旨意時所強調,前人以他們的生命為歷史作見證,讓後人學到教訓,知所選擇;只有和平、自由、民主,才讓人類永遠偉大。
七十多年前的二戰期間,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戰爭末期,南起屏東,北到基隆,東及花蓮,台灣遭到盟軍猛烈轟炸,少有倖免;台北在最慘烈的一次空襲中,三千人喪命,總督府(今總統府)被炸缺了一角,龍山寺主殿全毀。由於空襲,台灣人被迫疏開,上山下鄉,物資嚴格配給。同時,台灣人自願或被徵召當日本兵,李登輝當時在日本的高砲部隊服役,兄長李登欽戰死菲律賓。這是台灣人民一段苦難的日子,許多如今台灣人父祖輩不堪回首的共同記憶。
台灣人當日本兵有幾種類型。正式軍人是其一,包括募兵與徵兵。其次是非戰鬥人員的軍屬,又包括軍夫、傭人、工員、通譯、醫事、巡查補。另外,在校學生從軍有學徒兵,還有未滿二十歲,前往日本半工半讀、從事海軍飛機製造的「台灣少年工」。同時,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以驍勇善戰著稱,是台灣人日本兵的另一特色。另外,還有女性的看護婦,在戰地及軍醫院從事醫護工作。
除了在戰場出生入死,戰後他們未必全然解甲歸田。有的留在中國大陸,或在台灣應徵為「國軍」,投入戰後白熱化的中國國共內戰;有的因此被俘,轉成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再因「抗美援朝」投入朝鮮半島戰爭,以致集皇軍、國軍及共軍於一身,反映了有些台灣人日本兵「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基本問題。
還有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滯留海外。他們有的選擇與當地人民一起繼續奮戰,如曾受勛的印尼獨立戰爭英雄李柏青;有的娶妻生子、落戶異鄉;還有的堅守本職,潛伏叢林幾十年,不知戰爭已成過去,如阿美族的史尼育唔(李光輝、中村輝夫),在印尼莫羅泰島堅持任務三十一年、五十一歲才走出叢林。
至於在戰爭中陣亡及失蹤的台灣戰士,包括「高砂義勇隊」成員,進入靖國神社供奉之列。在台灣新竹北埔濟化宮、台中寶覺禪寺,供奉陣亡及失蹤的三萬三千人,是靖國神社的台灣版;新北市烏來有「高砂義勇隊主題紀念園區」。這些紀念設施,讓台灣人日本兵「靈安故鄉」,意義重大。
二戰台灣戰士的故事,是未經有系統調查探究、屬於這塊土地與人民的歷史。經過戰後長期去台灣化的官方史觀壓制,這一段台灣史近年雖逐步受到重視,仍受戰爭期間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且屬敵國的心理餘緒所框制。不論沖繩戰役的台灣戰歿亡魂,或更廣大的二戰台灣戰士,相較於日本、韓國的調查與探究,台灣都未認真處理,以致至今湮沒於歷史洪流,亡者魂魄飄盪於南洋諸島。李前總統揭開這一嚴肅工作的序幕,認真其事,正是向歷史學習、記取教訓所不可或缺的工作。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117&Itemid=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