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聖山點滴 | |
作者 Aries | 贊修 | |
2018-03-01 | |
金銀我攏無,只有將我所有的給您-就是我的音樂!
-蕭泰然 戒嚴時期,一位以台灣精神為創作元素的音樂家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思鄉,更激發他將台灣的熱愛轉變成一首首感動人心的曲目。他,是「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蕭泰然。 踏上音樂的不歸路 蕭泰然(1938-2015),高雄鳳山人。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父親蕭瑞安長老是牙醫師、母親林雪雲是鋼琴家。日治時期出生的蕭泰然,受家庭背景影響,5歲由母親啟蒙學琴、7歲上台演奏,以及在教會音樂薰陶下,嶄現對樂曲的喜愛。 原本父親蕭瑞安希望蕭泰然走上習醫之路,所幸在長榮中學戴明福的說服之下,蕭泰然得以報考師大音樂系,此後「踏上音樂的不歸路」,進一步在音樂家許常惠引領下進入作曲世界。1963年畢業,與高仁慈結婚(台南高長傳道師後代)。 1965年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鍵盤專攻科深造作曲技法,留學期間他察覺「看到別的國家民主進步,除了思念故鄉,也希望她有一天會民主自由」。1967年學成返台,3週內完成的《耶穌基督》神劇,蕭泰然謙卑的回憶:「那彷彿是上帝牽著我的手寫成的。」虔誠的信仰,是他創作靈感的堅強後盾。 人生失意帶來的意外轉折 從事喜愛的音樂教學、演出和發表,這樣一帆風順的安逸生活,並沒有像童話故事般持續到永遠。1977年因妻子高仁慈珠寶生意被詐欺負債,被迫離開台灣到美國投靠妹妹蕭美媛。他經營禮品店生意糊口,但生意不佳,就在店裡彈琴自娛,觀賞者一句「Young man, you are so talented. Why are you here?」喚醒他被現實生活所壓抑的音樂熱情,開始另一波的創作生涯。 他把台灣同鄉思鄉的詩詞譜成歌曲和合唱曲,大受歡迎,自己受到鼓舞,進而投入運動。他改編台灣歌謠成演奏曲之外,將思鄉情懷化為引人落淚的《出外人》,或是幽默俏皮的《點心擔》等名曲,激勵異鄉台灣人。 1980年創作《出頭天進行曲》,歌詞裡的「咱欲出頭天,咱欲出頭天……」被認為鼓動民主運動,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15年,連父親1988年過世也無法返鄉奔喪。 1986年他進修攻讀CSLA音樂研究所,奠定日後作曲方向:「台灣民謠的精神為主體,融入西方古典、浪漫、印象及現代音域的技巧,來培育現代的台灣新音樂。」 1988年完成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50》,是台灣音樂史上第一首,更是台灣作曲家首次被美國著名交響樂團演出的曲目。他從一位音樂老師,蛻變爲國際性的音樂家,奠基於對台灣的關懷與深愛。 奮勇抵抗病軀,創福爾摩沙音樂史詩 1993年創作紀念228事件的大型管弦樂曲,一度因心臟大動脈血管瘤破裂瀕死,他向上帝禱告:「我的《1947序曲》還沒有完成,總共要寫6、70頁,現在才寫了2頁,如果我死了,祢要幫我完成!」結果,這份艱難的重要工程,上帝決定交還蕭泰然。 他終於在1994年完成音樂史詩《1947序曲》,以重生的心情描寫對台灣土地誠摯的熱愛,展現台灣人民對自由及民主的追求。當中的《台灣翠青》合唱曲,被視為台灣共和國國歌(民間版國歌)傳頌。 1995年解除黑名單歸台,他持續將故鄉的歌、土地的故事,創作成動人的曲目,巡迴世界各國公演。 傑出音樂家,只求榮神益人 他得到無數重要獎項的肯定,然而生活並不寬裕,他認為音樂是上帝給他的恩典,願意慷慨的分享給世人,因此音樂經常任人無償使用,版稅收入極少。他不但分享上帝給的恩惠,更積極引介台灣作曲家的作品到國際,盡心提攜後輩。所作所為如同他一貫的信念:「如果這件事能夠榮神益人,你就去做。」 蕭泰然對音樂的貢獻無數,其中以台語詩詞譜曲,確立台語藝術歌曲的地位;無視威權,打破音樂政治禁忌,用音樂寫下台灣史詩。相對於2018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晚節目,刻意醜化與貶低台灣人、台灣文化、台灣語言,蕭泰然以台灣音樂為主體與世界溝通的不平凡事蹟,更應廣傳。
4個月大的嬰兒蕭泰然。
(資料來源: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1967年蕭泰然攝於鋼琴前。
(資料來源: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1978年創作的《點心擔》手稿。
(資料來源: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2001年蕭泰然無所畏懼的」寫下《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llha Formosa ‧Requiem for Martyr of Formosa),以紀念為民主運動犧牲的科學家陳文成殉難20週年。
(資料來源: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奉祀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先烈先賢之地)豎立的「以音樂榮耀台灣的天使-蕭泰然紀念碑」,以傳揚前人的光榮義行。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聖山記事 20180301(懷念蕭泰然老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