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矗立在沖繩平和祈念公園的台灣之塔 │ 許文堂

沖繩之戰
1944年7月美國羅斯福總統與太平洋戰區(POA)最高指揮官尼米茲上將、西南太平洋戰區(SWPA)麥克阿瑟上將在夏威夷會面,討論對日作戰方略,尼米茲主張以台灣做為威脅日本本土的跳板,然而麥克阿瑟的堅持重返菲律賓的主張,盟軍採取了攻佔菲律賓群島、略過台灣和直攻沖繩群島的方案。「跳島戰術」使台灣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終戰時,在台仍有日軍陸軍16萬5千餘人,海軍3萬8千餘人,如果美軍在台登陸,台民亦必死傷慘重。
1944年10月開始,盟軍為免來自台灣的空中攻擊,而先行轟炸台灣及沖繩的主要基地,在台灣沖航空戰殲滅在台之日機群取得制空權,再攻擊菲律賓雷伊泰灣。此後對台灣的轟炸幾乎無日無之,直到終戰,造成不少傷亡。然而迄終戰七十年,在台灣仍無官方所立的台灣人慰靈碑,甚至被盟軍轟炸的歷史也消失在一般人民歷史記憶,成為只知「抗戰勝利」的亡國之民。




詳細內容請看網址如下:
http://www.lthsociety.org/index.php?action=visions_detail&id=267&cid=206&ccid=20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