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亞洲環境終結者中國!榨取天然資源絕不手軟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民報   
2016-08-21
亞洲環境終結者中國!榨取天然資源絕不手軟
擁有河川豐富水資源的緬甸,可能因「政治壓力」遭北京貪婪劫奪(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加拿大旅行者邁克爾·巴克禮(Michael Buckley),曾出版一本關於西藏的導遊書籍名為《孤獨的星球》(Lonely Planet)。這位冒險旅遊作家、電影製作者,以及環保人士,曾在西藏、喜瑪拉雅山區,長時間進行旅遊;他也常在這些山脈間泛舟順流而下,考察沿途的山脈景緻。1985年,他首度在西藏旅遊,並於搭乘貨車期間,目睹了西藏森林一波波被砍伐的情形;後來查閱相關資料,赫然發現,這種濫伐林木現象,始於中國奪取西藏的1950年代;之後,中國強力鎮壓,血洗西藏,導致1959年3月31日,達賴喇嘛被迫流亡印度。
巴克禮在2014年出版的書籍,名為《西藏熔毀》(Meltdown in Tibet ,2014)內容指出,中國在喜瑪拉雅山區青藏高原的河川上游,猖獗設置許多水力發電廠(以及礦場開發),導致流域生態環境遭摧殘的諸多負面惡果。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總共有10條(目前只剩怒江還未建水庫);這些發源於高山的河流,是亞洲眾多下游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柬埔寨、泰國、越南、孟加拉,以及印度等10國,約20億人的日常飲用水、農業、漁業,及工業的重要水源。
巴克禮在《西藏熔毀》一書內容寫道,中國正在摧殘西藏的每塊土地的種種情況,無疑已接踵引發「生態滅絕」(ecocide)惡果,。中國於1950年代入侵西藏,所帶來的一大惡果,首先是野生動物的消失瀕危,其二、原來遍布的森林,已不復可見。
下游國家水資源危機
水資源是亞洲國家的生存命脈,隨著喜瑪拉雅山系的青藏高原雪水融化加速,導致原本依節氣變化,調節供應的水資源,呈現失衡狀態;尤有甚者,中國一系列進行中的大型水庫(水力發電)建造計晝,以及上游地區的採礦礦區,更加惡化下游國家的水資源供應危機。
2015年5月8日《緬甸時報》(The Myanmar Times )的報導,引述巴克禮的看法指出,青藏高原問題,不單是中國的麻煩,也成為廣泛亞洲的普遍棘手難題,「環境衝擊」是沒有國界的。只因為中國的貪婪開發欲求,讓亞洲國家恍如,陷入一片搶奪水資源的混亂戰場,今年夏天旱季災情更形惡化(如湄公河的搶水與災難。)
由於中國對「進步」觀念的瘋狂追求,拚命蓋水庫,結果摧毀下游國家的漁業資源,並阻斷河川天然的重要養分「淤泥」流入農田。一旦欠缺氾濫挾帶而來的淤泥,流入下游國家土地,農民就必須加倍使用較昂貴,且有害環境的化學肥料,
巴克禮也指出,上游蓋水庫的其它災難,還包括導致海岸紅樹林的消失。紅樹林能適度抗衡海平面上升(減輕海水倒灌所帶來的衝擊),對抗氣旋(cyclones,譯註:熱帶氣旋可能發展為颱風)。「紅樹林」在東南亞地區,有其它用途,即人們採集其樹皮,用來提煉天然紅色染料。該樹木的生長環境,需要淤泥,以及淡水的持續補注;一旦上游築建大壩,淡水就無法充足供應紅樹林所需,以致紅樹林逐漸消失,海岸線的抗災難能力,也隨之失喪,這對於臨近河口三角洲地帶的國家,例如緬甸、越南、孟加拉等國,帶來不可回復的「環境失落」傷害。
 
(截圖:密松大壩位置Google衛星圖片)
中緬可能重啟密松大壩
緬甸總統府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周四(8月18日)訪華期間,對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緬甸新政府願意在密松大壩(Myitsone Dam)問題,尋求一個符合中緬2國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該大壩位於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素有「母親命脈」之稱),海拔約4500公尺上游,座落在緬甸北部的克欽州(Kachin State)。該大壩,主要由中國國營國際電力公司投資,預計出資36億美元,建成後90%的水力發電的電力將輸往中國。密松大壩高度達15公里,河道上預計建造7座水庫提供水力發電,將導致克欽州共有48個聚落,4800公頃耕作土地,受到淹沒;近2萬民眾遭受迫遷。
由於擔心對環境造成破壞,緬甸前總統吳登盛在2011年叫停密松大壩工程,此舉讓中國大表憤怒。解決密松大壩問題,是翁山這次訪問華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據8月18日《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指出,身兼外交部長的翁山女士,並未承諾一定會重啟密松大壩,必須等到11月完成評估後,才會做出最後決定。
RFA報導引述任職於美國史汀生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er)的資深研究員孫雲(Yun Sun),8月18日接受緬甸網路媒體《米茲瑪》(Mizzima)的訪問內容指出,翁山女士應以保障國家的「長遠利益」為第一優先,而且應格外小心;一旦單方面答應中國提出的重啟密松大壩要求,將危及新政府在國內的公信心,也會喪失國際社會對她的信賴。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安全與發展研究所6月10日,一篇專文評析內容指出,密松大壩只是,中國總金額300億美元「匯流區域水力發電計劃」(Confluence Region Hydropower Project,即東支流恩梅開江;西支流邁立開江之匯流地帶),總體算盤的一項發電方案。股權結構方面,中方國營電廠佔80%,緬甸國營電廠15%,另5%股權由緬甸民間電廠持有。
緬甸將任由北京擺布?
巴克禮(Michael Buckley)在2014年《西藏熔毀》一書內容,早就提出頗富遠見的預測指出,不論未來水力電廠的談判結果如何?緬甸只會繼續遭受中國「貪婪能源」需求,恣意擺布。
位於伊洛瓦底江的密松大壩表面上處於停工狀態;事實上,7座水壩之一的奇維(Chibwe)一直都在興建狀態。一旦密松7座大壩全數完工,將對摧毀緬甸下游地區的漁業、稻米生產,以及民眾生計。
巴克禮對於緬甸另一條完全未受中國染指的河川薩爾溫江(Thanlwin,在中國河段,稱之為怒江),表達憂意關切指出,中國也將計畫在怒江興建5水力發電廠。一旦該計畫付諸行動,意謂著緬甸未來的河川水資源,全面遭中國掐住咽喉,牢牢掌控。
北京可能會提出如下說詞:中國幫忙下游國家,解決河川氾濫問題。然而,多數下游地區,卻樂於見到氾濫情形發生;那是一年一度自然循環,有助於稻米生長,以及漁獲。一旦築起大壩,就阻斷了上游河川所帶來的豐富生態資源,以及滋養土地養分。民眾的生計與河川環境資源,將被國家利益至上的「貪婪開發」,全然犧牲斷送。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900&Itemid=7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