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婉真 | |
2016-05-20 | |
詹益樺,一個默默無聞、學歷不高,卻疼惜弱勢的草根工作者,他沒有權利慾求,只想讓這塊土地更好,他在生命的最後四年,盡全力扶助弱者,他的熱情與對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民黨政權作惡多端的拒絕忍受,最終以身殉道,所有這些,都是讓後來者深深感動的高尚品德。(陳婉真)
這場面,比鄭南榕追思會人數加倍多,連主辦單位台灣農權總會的戴振耀都嚇一跳。「參加鄭南榕追思會的,多半是穿皮鞋的,是一些學者、教授、文人;來這裡的,都是脫赤腳的,是當年和阿樺一起衝撞街頭的老兄弟們。」他們來自全台灣各地,遠一點的包遊覽車過來,近距離的就開車或騎摩托車來,無論如何就是要來向阿樺致個意。 詹益樺自焚時,很少人認得他,一般人對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不但不了解,連他的親妹妹都對他、對他的街頭兄弟非常不諒解,是那種被洗腦過的頑固份子,把當年一干街頭兄弟罵得一文不值,那時很多隨著統治者的意旨做新聞的媒體記者,就特別把他妹妹的反應拿來污蔑死者,剛開始有一陣子,阿樺的街頭兄弟根本無法和他的家人溝通。 戴振耀和曾心儀兩人鍥而不捨,曾心儀到阿樺家、到阿樺以往從事草根工作的各地,總共花了五年的時間在嘉義和高雄等地,四處搜集阿樺走過的痕跡,把它寫成一本書。 戴振耀則和黃昭凱及一些農權會的朋友們,到阿樺家探望他的父母,也到處募款,成立「建國烈士詹益樺紀念基金會」,他們秉持詹益樺不承認中華民國的理念,基金會沒向政府登記,但二十多年來,他們每年五一九為詹益樺辦理追思活動,並努力說服地方政府,於2007年,讓他們在阿樺的故鄉竹崎鄉的親水公園,設立了他的銅像,基金由最初募得的九十多萬,多年下來做了這麼多事情之後,現在還有120萬左右的餘額。 戴振耀說,詹益樺過世這27年來,台灣社會變化很大,農權會也比較少從事街頭抗爭活動,轉而從事草根工作者的組訓及尋找年輕一代的接班人,幾年下來頗有一些成果。而近年來公民意識抬頭,更多人越來越發現詹益樺的行為想法與精神,正是他們所應師法的對象,每年來參加阿樺追思會的,也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慢慢有一些年輕面孔出現。老面孔則有很多人利用這一年一度的追思會,成為和老戰友見面話當年的好機會。 讓阿耀最感動的是,阿樺的父母走過喪子之痛後,慢慢能了解阿樺的理念,因此,每年的這一天,阿樺的爸爸詹坤輝都會參加,而詹爸爸也越來越把阿耀當成自己的兒子一般看待,只是低調的詹爸爸總是默默坐在後面,很少人認得他,但看到一年比一年更多人前來向阿樺致意時,爸爸心中想必滿是安慰與榮耀。 今天的追思會,台南市議員李文正及嘉義縣市蔡文旭等多位縣議員都來了,縣長張花冠也到場致詞。社運界、草根工作者,如基進側翼、URM,甚至一些大學生社團也來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及嘉義縣政府都列名為主辦單位。 詹益樺,一個默默無聞、學歷不高,卻疼惜弱勢的草根工作者,他沒有權利慾求,只想讓這塊土地更好,他在生命的最後四年,盡全力扶助弱者,無論是反核、農運、工運、環保、原住民權益,他無役不與,他的熱情與對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民黨政權作惡多端的拒絕忍受,最終以身殉道,所有這些,都是讓後來者深深感動的高尚品德。 聖經中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地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是這一天追思詹益樺的最佳見證。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284&Itemid=71 |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5百人齊聚竹崎 追思建國烈士詹益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