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莊榮宏 | |
2016-04-08 | |
鄭南榕為了捍衛言論自由,於警察登門拘捕時斷然自焚,在熊熊烈火中,如花朵般殞落,但這朵花化作春泥,開出千萬朵自由之花,在他犧牲廿七週年的昨天,全國各地都有紀念活動,蔡英文甚至宣示新政府將明訂這一天為「言論自由日」。 這是人民耗費廿七年才走到的轉型正義的一小步,這廿七年間,人權和自由依然遭到無情打壓,公權力和學術界都藏著幫兇,有的始於污衊,有的出於無知。 從死亡的那一天起,鄭南榕就遭污名化,登門拘捕他的派出所主管張奇文說鄭南榕扔出兩顆汽油彈,將他打成暴力份子。兩年前,仍有成大歷史系教授王文霞將鄭南榕污名化為「自殺炸彈客」。 王文霞後來道歉了,但張奇文從未致歉,反而在他當分局長後,處理學生衝進教育部抗議事件時,悍然拘捕執行採訪的記者,不准發稿,連打手機向報社和家人報平安都不行,這種踐踏人權、戕害新聞自由的手段,宛如戒嚴復活,但張奇文居然超越其他分局長,被警界簽報升官,這等於鼓勵警察「對人民要強硬,向張奇文看齊就能升官」,這是再一次踐踏人權。 憑良心說,並非每個警察都像張奇文,也有溫和冷靜處理群眾事件者,像太陽花學運期間北上支援的保五總隊,在當時總隊長黃宗仁約制之下,就沒有把人民看作敵人,從而降低緊張,平和收場。可惜如黃宗仁之流,終究是鳳毛麟角。 多數警察將請願人民視如大敵,棍棒伺侯,拖入私刑,這是警察教育出問題,也是帶隊官的素養不足,新政府應檢討警察大學、警察專科學校的教材,注入民主養分,學習尊重新聞自由,別再把人民當成敵人。(莊榮宏)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