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 | |
各方矚目的「中國人民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即將於兩週後的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登場。儘管中國一直期待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世界各國領袖共襄盛舉,但目前看來已遭到西方領袖的集體抵制,答應觀禮的,僅俄羅斯總統普丁一位重量級貴賓,俄羅斯今年5月9日也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一場「抗德勝利」大閱兵,同樣遭到西方領袖集體抵制,同樣只有習近平一位重量級貴賓參加盛典,中俄兩國領袖的相互取暖、捧場,凸顯了中俄這兩個共產主義及前共產主義大國共同的意識型態困頓。 特別是,俄羅斯在遭到西方國家集體抵制之前,已有武力吞併克里米亞及干預烏克蘭東部叛亂的舉動,她遭到抵制還有門路可尋,但是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並無類似的衝突事件干擾其中,相反的,中國推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之後,英國、法國、德國等歐盟各大國率先響應,還讓中國陶陶然以為外交上打了個大勝仗,她作為「第二經濟大國」的世界影響力,似乎銳不可擋,那麼,何以一個儀式性的閱兵慶典,同樣的一批西方「夷邦」,卻不願意捧一捧「天朝」的場子?究竟原因安在? 首先,美、英、法等西方大國早與德、日兩國化敵為友,共同致力世界的民主、自由與和平,他們紀念二次世界大戰的方式是,默哀、獻花、鳴警鐘、開畫展、慰問老兵,或者是重演當年歷史場景,而且他們哀悼為國捐軀的士兵與其他死難者,不限於「戰勝國」的一方,而是為參戰雙方所有的死難者哀悼。相比之下,中國卻選擇用一種相當「法西斯」的方式,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分列式、踢正步、奏軍歌、武器展示,於此同時,又不斷宣傳反日仇恨,堅持日本要認錯、道歉,西方對於這種民族主義的揚威耀武,無不心有餘悸,難怪要避之唯恐不及。 其次,西方國家對中政策一向是政經分離,一方面為了覬覦13億人口的市場,不得不在類似「亞投行」的經貿事務上,儘量迎合中國的要求,另方面則在意識型態上、地緣政治上,與中國劃清界限,中共在香港阻擋民主化運動,搜查境內的人權組織,緝捕民運人士,強化對網路的監控,在西藏及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持續高壓統治,同時在對外事務上,擴充軍備,威脅鄰邦,在南海建造軍事設施,對美國進行網路攻擊,凡此皆讓西方國家不得不正視中共政權的本質及她對自由民主世界的威脅。現在,她要在曾經發生過鎮壓學生的天安門廣場上,奏起紅色旋律,實在很難叫西方領袖為其背書。 第三,中共將中國抗戰膨風為「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好像東方就只有中國在與日本作戰,而且還是以中國共產黨為主力,在歷史解釋上,企圖提高中共在二戰的地位,相對貶低美國的角色。美國第一個反對這種宣傳,她認為美國參戰自始是為維護中國的獨立自主而戰,中國抗戰事實上是撐不下去,大部份城市落入日軍控制,對外運輸路線被封鎖,當年如果美國強力介入,壓迫中國接受日本和談條件,就不會發生美日戰爭。而美國在慘烈的奪島戰爭中,一路打到<冲繩群島,不只是瞄凖東京,也是瞄凖上海,上海還比東京近一些,美國雖未在中國本土作戰,但是對中國進行空中補給,派人擔任蔣介石的參謀長,同時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美國在中國抗日解放戰爭中扮演了決定性角色,但是中共的教科書及對外宣傳,卻把日本戰敗全歸功於朱德的游擊隊,而九三天安門閱兵就是要讓世人認同中共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進而強化中共的正統性,美國及她的西方盟友當然要敬謝不敏。 二戰結束迄今已歷70年,當年老兵凋零殆盡,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大多選擇了寬容、反省,然而中國似乎還籠罩在民族主義的幽靈之下,大作強國夢。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如果我們還羈絆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我們會發現,我們已經喪失了未來」。西方領袖不願參加天安門閱兵,不是他們不重視中國人民在二戰的犧牲,而是他們更重視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未來世界。中共利用抗戰閱兵進行統戰宣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國人不可不察。 Source: 民報/社論 |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西方領袖為何抵制中國抗戰勝利閱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