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衰派之中,最受矚目的乃屬高盛。高盛起而唱衰中國,有效反駁唱衰論是陰謀的說法,因為以中國為首,流行十年的「金磚四國」概念,正是出自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歐尼爾(Jim O’Neil)。他在二○○一年首次提出「金磚四國」(BRICs)這個概念,是由巴西 (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的英文名稱字母縮寫而成。 二○○三年,歐尼爾提出一份題為《與「金磚四國」一起夢想》的研究報告,預測到二○五○年,「金磚四國」將超越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在內的西方已開發國家,與美國、日本一起躋身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然而,歐尼爾今年初退休後,已反向看空中國,而高盛中國分析師哈繼銘更指出,中國基本上可說是和保八告別了,未來七年,GDP年平均成長率可能下滑至六%左右。事實上,樓繼偉的發言,等於無形中呼應高盛的看衰論。
誠然,金磚四國的概念,基本上反映當時的基本面,以及國際經濟板塊的位移,但更多的是一種商品、投資的包裝與操作。投資銀行今天創造了這個名詞,明天就會創造了另一個名詞。金磚四國褪色了,所謂邊境市場再起,無非是要吸引更多投資人手中的金錢。不過,吾人仍不能不承認,金磚四國的包裝太成功了,尤其帶頭的中國,更幾乎被描繪成未來全球經濟的救星,更是全球投資人投資致富,追求夢想的天堂。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部門主管夏瑪說,每個十年都有讓投資人遐想的主題,一九七○年代是黃金、八○年代是日本、九○年代是科技業;二○○○年代是金磚四國。
中國以豐沛勞動力、低廉人力、土地與租稅優惠吸引外資,做為全球分工體系的下游,亦即世界工廠角色,基本上是成功的。童話中灰姑娘的故事,一過了午夜十二點,馬車就會變回南瓜,一切恢復原狀。中國神話雖不致回到原點,然而,當它不得不以高成長作為政權正當性基礎,只好不計效率、盈虧而大量投入資源,造成過度投資時,實際上已製造了許多可怕的泡沫。例如大量建設很少人使用的蛟子建設,透過政商掛鉤大量核批的土地開發,以及只求大就好的過度投資,培育出許多大而不當、產能過剩的產業,如鋼筋、水泥、太陽能、LED、面板,雖然消滅了競爭對手,卻也伏下產業崩壞的惡果。
高盛策略師莫薩瓦拉曼尼直言許多投資人與評論家過去對中國表現太過陶醉,現在終將面對現實。中國經濟必須調整,去除虛胖的部分,才可能恢復健康體質與成長動力,因此它正在進行結構調整,但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例如這次錢荒凸顯中國的信貸泡沫嚴重性並不亞於美國次貸風暴。日前我們曾以火燒連環船形容台灣綁在中國火藥庫上,如果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都看得出中國經濟下滑的危機,而中國官方也坦然承認經濟不再輝煌,為何馬政府還認為擁抱中國是正確的決策?
出處:自由時報/社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5/today-s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