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 | |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特稿 如果你有四天假期,會怎麼利用?攜家帶眷來參加探討台灣政治、經濟和安全議題的夏令營?這種台灣奇蹟,現在大概只有在美國還看得到。政論家司馬文武曾形容這群心中嚮往「原鄉」的台灣人,就和嚮往建國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以及被卡斯楚迫害而流亡的古巴人一樣,對故鄉保有難以熄滅的一股熱情。 今年在賓州舉行的美東夏令營,已進入第四十四屆。當美國人忙著在七月四日的國慶假期烤肉和放煙火,四百多名好以「台美人」自稱的旅美台僑,卻趕著去參加「大家逗陣,關心台灣」的美東夏令營。 第一屆美東夏令營,於一九七○年在費城舉行,起初這是長老教會舉辦的退休會,由於台灣島內的獨裁政治和有家歸不得的鄉愁,使得許多旅美台灣人在教會內尋求保護和盼望;第一屆的主題是「在愛內生長」,到了七四年就變成「咱能為台灣做什麼」。之後,週日做禮拜的傳統雖保留,政治議題卻成為主流。前外交部長陳唐山回憶,最高峰時期,美東夏令營有多達兩千人出席,這群台僑成了綠營的長年支持者。 八六年九月,民進黨組黨。陳唐山說,美東夏令營七月舉行,當時已知黨外要組黨的訊息,大家興奮中帶著緊張。夏令營的宣言要求台灣政府容許在野黨成立,不要抓人,也盼望美方給予台灣政府壓力。包括周清玉、方素敏、許榮淑和葉菊蘭等黨外政治人物的妻子,也都在夏令營得到過同鄉的安慰和支援。 民進黨在二○○○年執政後,許多台僑返回台灣定居或從政,夏令營也開始走向娛樂和休閒性質;但今年應邀到夏令營演講的台聯立委許忠信說,國民黨政府與中國的連結加深,中國的崛起和國際情勢的變化,在海外的僑胞看得更清楚。從日本到美國,他明顯感受到台僑對台灣前途的焦慮感提升。 第二代台僑 漸融入美政壇 四十多年的危機意識,使得這批台僑在美國形成一股內聚力強大的遊說力量,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組成就是一個例子。但當年煮酒論劍,甚至為組黨灑熱血的青壯年,如今都已白髮蒼蒼、逐漸凋零;而在美成長的第二代台僑,對台灣已無有家歸不得的原鄉情結,多數人在乎的是在美國主流社會的參與和權益。 台灣有政黨輪替,海外則面臨世代交替,為台灣民主而抗爭的聚會,逐漸被培養第二代參政的務實做法所取代。FAPA、福爾摩莎基金會以及加州的台美公民協會,都在積極培養台美的年輕人實習並參政。儘管他們未來將如何影響台美關係的走向,還言之過早,但從一%的猶太人在美國發揮的影響力來看,向下扎根、向上結果,顯然是必走的一條路。 Source: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華府觀察》從歸鄉到扎根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