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五楊高架通車 不合格


◎ 朱艷芳

多次延宕的五楊高架道終於通車,但在通車前夕,交通部宣布了一堆限制條件與措施,如高乘載、僅能用ETC收費、無法回頭、上下柵道限制等,媒體更刊出死亡交叉的驚悚文字,怎麼會這樣?

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不久之前大台北捷運紅線分流的重大動線改變案,也曾引起廣大的反彈聲浪,但在市府及捷運公司積極說明、製作大量的文宣海報,讓百姓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並搭配有計畫的輔導與優惠措施,通車至今幾乎聽不到抱怨的聲音,順利地轉換成功。其實,捷運局也是因有文湖線(原名柵湖線,因出師不順才改名改運)前車之鑑,而有了此經驗學習與改善的表現。

所謂如期、如質、如預算,是專案管理的最高理想目標,五楊專案在如期、如預算破功之後,唯一能拿來解釋的就是如質。但所謂品質,泛指顧客滿意的程度,在一堆專業工程規格之外,其實顧客在意的,可能是方便、溫馨、人性化的魅力品質;如之前文湖線,因狀況不斷而宣布要以打折優惠乘客,結果顧客反認為是被當成白老鼠,而不會喜悅領情,形成所謂的反向品質!

就風險管理角度來看,前述五楊高架系統這些結構思維與設計及使用限制,早就定案,也應可預期得到與目前用路人的習慣領域有所不同。但為何業管單位無法參考捷運公司的教訓,提早透過各種溝通管道,讓用路人充分做好心理準備?

(作者為中華專案管理學會理事,崇右技術學院副教授)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21/today-o8.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