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維寧
今天郭芝苑大師告別式,馬總統將頒發褒揚令。芝苑仙生前念茲在茲的便是本土音樂創作、演出與錄音出版能夠受到重視,這方面馬政府的表現顯然不及格。
例如樂評家楊忠衡當年為台灣首部歌劇《許仙與白娘娘》首演一再受挫的諍言:「試想國家在當權音樂家身上浪費多少民脂民膏?結果是沒有一部作品值得一傳。忍心看著這位垂垂老者四處碰壁,這些文化官員、樂界大老良心何在?」所幸九○年代本土文化復興,大師獲得遲來的公道,扁政府時期兩大國家級樂團均舉辦專場樂展向他致敬(並出版CD),其中郭老首度學成歸國時的愛國巨作《大台北進行曲》,在蟄伏三十四年後,終於得以由國家交響NSO首演(其後改編為《台灣頌》),令人欣慰又感慨。
然而馬執政五年來,國家樂團公演國人作品的比率低得離譜(除了國臺交延續自扁朝「聽見台灣的聲音」音樂會之外),郭老作品竟然一首都沒有(唯一沾上邊的是NSO《郭芝苑/徐頌仁樂典CD》;這仍是阿扁政策:本土經典錄音計畫的延續)!讓馬水龍教授痛斥:「觀眾也是需要教育的!樂團演奏的音樂一直都停留在兩、三百年前,不斷餵食觀眾所謂『西洋經典』、為別人搖旗吶喊的結果,我們還能凝聚自己的文化嗎?」「公家樂團花國家經費、人民的納稅錢,沒有資格不開拓曲目!文化是無形的投資,今天不投資,明天怎麼會有?」
現在文化部決定由國臺交籌備郭老紀念音樂會,當國人五年來終於得以親炙芝苑仙管弦樂傑作現場演出的震撼與驕傲(而若非郭老辭世,還沒這榮幸!)的同時,更應該督促馬政府亡羊補牢,對郭老/本土音樂資產妥為保存與發揚,才對得起大師在天之靈!
(作者為臉書《郭芝苑的音樂世界》版主)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