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戒嚴時期「惦惦」做》蕭藤村30年蒐錄 台灣俗諺語成冊

高中退休國文教師蕭藤村,蒐錄三十多年的台灣話俗諺語三萬多條,先前自行編寫分成八冊,如今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台灣話俗諺語典」,分成上、下兩冊。 (記者余雪蘭攝)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國立嘉義女中退休國文老師蕭藤村,從戒嚴時期「惦惦」蒐集、研究台語文,十三年前退休後到社區大學開課積極推廣,並帶領學員投入「台灣話」的田野調查,奉盡大半生投入保存很多將失傳的台灣話,感慨政府母語教育少得可憐,呼籲政府重視言語平等,從政策改變,讓母語教育札根。
六十五歲的蕭藤村,蒐錄、研究台灣話三十多年,蒐集各類的台灣話語、文學,包括俗諺語、格言、激骨話(即俏皮話)、歌謠、童謠、七字仔、歌仔冊、民間故事、謎猜、風俗習慣、文化等「語料」,已整理出約十二萬條的語錄,在眾人的期待下,今年率先將所蒐錄的三萬多條俗諺語、激骨話等出版「台灣話俗諺語典」,而他以完成超過廿萬條的台灣話語典為志業,每天埋首在電腦裡整理語料超過十小時。
「這是一件與時間競賽的時代任務。」蕭藤村表示,很多的台灣話語只存在年過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腦海裡,透過田野調查,加以採錄,挖出已經罕有人會講的台灣話,但「活字典」逐漸凋零,他曾採錄一位八十八歲的阿嬤,阿嬤說出許多失傳的台灣話,但三個月後阿嬤就辭世了。
蕭藤村說,他蒐錄了三十多年的台灣話,語料像座小型圖書館,但今年農曆潤四月,「潤雙四,筊」這句台灣話才跑出來,意為潤四月被認為是「歹年冬」,大家提著竹藍準備逃難。
「台灣話根本多得蒐錄不完,但台灣的母語教育卻是少得可憐!」蕭藤村感慨的說,指出目前國小閩南語文的教育一週一堂課四十分鐘,且不用考試,與升學無關,所以老師、家長不重視。
他表示,台灣政府不尊重其他族群的語言,台語聯盟、母語聯盟等社團一再推動「言語平等法」已久,但台灣仍舊是華語優勢,現代的阿公為了跟孫子溝通,要講華語,這讓更多的台灣話面臨失傳的危機。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