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衛武營買管風琴 文化部砸1.2億/立委轟錢太多

高雄衛武營兩廳院預定民國103年完工。 (資料照,記者王榮祥攝)
國家音樂廳管風琴25年前興建時,造價是3千多萬,至今使用率實在「低得誇張」。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李宇欣、朱有鈴、趙靜瑜、郭顏慧、羅欣貞/綜合報導〕民進黨立委李應元、邱志偉昨質疑,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斥資一億兩千萬元「購買一座管風琴」,對照現有的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國際級管風琴五年來只有演出三次,可想而知,未來又將是一座「蚊子館」。主管的文化部,預算實在太多!
國家音樂廳管風琴 國際型演出不多
衛武營該不該有一座管風琴?音樂界不願具名的大老一聽見管風琴要花一.二億元,直呼:「那是有鑲金的嗎?」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秘書楊富欽則表示,管風琴可說是國際級音樂廳的標準配備,這座造價一.二億元的管風琴完成後,將超越北京國家大劇院,成為亞洲最大的管風琴,也希望未來民眾能夠體驗到管風琴的迷人魅力。
文化部︰參考國際知名音樂廳
文化部表示,管風琴屬於特殊專業演奏設備,採購金額新台幣一.二億元是參考國際知名音樂廳實際案例編列。
李應元說,台灣並非教會國家,已有台北國家音樂廳管風琴和屏東演藝廳管風琴,「南、北都有了,為什麼還要花一.二億元再買一座?」且台北國家音樂廳管風琴自民國七十六年啟用,過去二十五年只使用八十五次,其中國際型演出僅二十八次、國內演出五十七次,使用率實在「低得誇張」,今年只好推出「管風琴推廣音樂會」,民眾付一百元門票即可欣賞,藉此提高使用頻率。
邱志偉說,這筆一.二億元的管風琴標案,以「最有利標」的模式標出,七位評選委員,其中四位出自國家音樂廳「管風琴推廣音樂會」,「為何都是同一批人?」
恐閒置淪為最貴的牆面藝術
邱志偉也說,管風琴在教會國家非常普遍,但台灣並非教會國家,南、北都已各有一座,為何高雄衛武營還要再蓋一座?最後恐閒置成「一.二億元的牆面藝術」。
文化部則指,管風琴屬於訂製品,國內並無製造廠商,需由代理業者與國外製造商評估履約能力並準備投標文件等,難度較一般採購更高。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副處長許沛祥表示,屏東縣演藝廳工程預計民國一○三年底前啟用,當時考量到南部地區沒有演藝場所設置管風琴,就把管風琴列為基本配備,現在若有其他縣市也計畫購買,縣府文化處不會表示意見。
私立輔仁大學音樂系主任徐玫玲認為,管風琴維護需要在恆溫空間,目前國家音樂廳內的管風琴使用次數都不高了,買琴放在高雄,又非古典音樂專區的衛武營藝文中心內,使用率恐怕更低,「別亂花錢了」!
台南神學院教會音樂系專任副教授劉信宏表示,衛武營音樂廳座位數超過兩千,這座管風琴光是音栓就有八千八百八十八根,一.二億元不能算貴。不能只看眼前有沒有欣賞人口或使用人口,「這是文化視野與高度的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