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楊宗灝 、桃園
大園鄉五權、埔心一帶過去曾是閩客、泉漳械鬥「古戰場」,居民沿襲近一百五十年傳統,每年農曆七月十七日舉辦盛大「路祭」,遙祭早年戰死先靈。供品沿路綿延四、五公里,是地方中元普度重要祭典。
當地五權村長呂昭勝說,居民沿路祭拜先靈,是向早年械鬥身亡拓墾先民「大墓公」致意,尤其目前沿中正東路往中壢方向,相傳是當年戰況最慘烈戰區,閩、客族群壯丁戰死者不計其數。
大園鄉政諮詢委員張建隆考察發現,大園舊名「大坵園」,早在清咸豐年間,就是閩南先民屯墾重要聚集地。當時定居在中壢一帶的客家族群為了爭奪「田水」,多次向閩南庄發動攻擊,雙方爭鬥你來我往戰況慘烈。
張建隆說,相傳清咸豐三年七月十七日,大園方面的閩南人與前來挑釁的客家壯丁爆發激烈戰鬥,雙方族長各自增援,結果就在現今五權、埔心發生大規模械鬥。
據地方文獻記載,起先閩南方面落敗,援兵加入後,一路追趕客家人至「龍樹坑」,就是現在高鐵高架前不遠下坡處。
由於地形落差,落敗的客家兵勇慘遭屠殺,死傷上千人。張建隆說,雙方族長協議停戰後,由中壢方面客家庄收拾戰場,結果載運遺骸的牛車駛至龍樹坑就不再向前,當地居民為了紀念先民,從此就有了農曆七月十七路祭傳統。
引用網址如下: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0904000576-260107?chdtv
【相關影片】
Liru:
咸豐三年就是西元1853年, 相傳打了三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