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 |
作者 劉志聰 | |
2019-05-23 | |
賴清德提出「贏的策略」,小英如果也能贏,賴清德就沒有非選不可的理由,賴清德展現政治人物氣度,顧全大局,由此可見。圖/賴清德團隊提供
部分中執委對賴造訪黨中央,感到突兀,認為賴批評中執會修改遊戲規則,他自己又提替代方案,同樣是在變更規則。但中執會既然多次拖延時程,又發動修改民調辦法在先,豈能怪賴清德提補救方案在後?何況,賴所提方案是為為維繫黨的體制,挺英派中執委的提案,卻是在比賽開跑後,再來為特定人士量身定競賽規則,是扯黨的後腿,誰具備正當性,不問自明。 中執會已淪為一言堂 面對中執會的特殊權力結構(同額競選、派系分贓、聽命小英),賴清德為了爭取公平競爭的機會,採取直球對決方式,直接面對中執委未果,轉而向黨主席遞案直抒己見,恐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選擇。與其怪賴清德舉止突然,不如認真看待他所提方案是否有理可行,真能為陷入僵局的總統初選解套,才是務實之道吧。 賴所提「贏的策略」,內容為:一、如果蔡總統贏韓國瑜,他無條件支持蔡總統繼續競選連任;二、如果他沒有贏韓國瑜,他也全力支持蔡總統競選連任;三、如果他贏韓國瑜、韓國瑜又贏蔡總統,請蔡總統還有黨中央、黨內同志支持他,提名他出馬競選總統。 第一種狀況包含兩種情形,蔡贏韓國瑜,賴無條件退出;即便賴清德既贏韓國瑜,又贏蔡英文,他仍支持蔡英文連任。部分挺賴人士對這一點有所保留,認為韓的氣勢正在消風,蔡有贏韓國瑜的機會。如果民調賴贏韓又贏蔡,為何還要退出? 如果回歸賴參選初衷,看待賴的舉措,其實不難理解。賴多次提到,他出來參選並不是為了個人,而是期待本土政權得以延續,綠營國會不要崩盤。小英如果也能贏,賴清德就沒有非選不可的理由。賴清德展現政治人物氣度,顧全大局,由此可見。 賴清德贏的方案只鎖定韓國瑜,不包括國民黨其他人選及無黨的柯文哲,主要理由是,目前黨的選舉辦法是與主要政黨對手做對比,他希望在不改變選舉辦法前提下,以新方案來解決這個局。韓國瑜在國民黨內部挺郭台銘勢力碾壓、議會答詢跳針失常,以及表態更上一層樓,卻拋出總統兼閣揆、總統坐鎮高雄等奇譚怪論之後,聲勢確有下挫,但多項民調顯示,韓仍然是藍營第一強棒,拿韓做對比,是合理的提議。 莫讓有心人操控民調 柯文哲的確有參選可能性,但他日前表示,選不選八月再決定。又嘲諷藍綠都把他納入初選民調對比「很好笑」,反問「到時候萬一我不選怎麼辦?他們初選是不是要全部重來?」藍綠陣營為初選纏鬥不休,柯文哲以靜制動,避免過早成為箭靶,可以理解。但畢竟他的參選意向不像國民黨明朗,確實存在變數。且民進黨過去做對比式民調,都未納入無黨籍人士。藍、綠、白「三腳堵」民調,違反「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規定,賴清德在意黨的制度受尊重。 最近幾項民調顯示,在藍、綠、白競爭下,蔡、賴接近平手。或許這也是挺英派力推「三腳堵」的原因。2014市長選舉白綠合作翻轉首都,2018白綠分手綠營翻船,但柯仍獲綠營選票棄保支持。2011年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當時的黨主席蔡英文、前主席許信良、及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分別與連任的馬英九進行對比,蔡英文以42.50%險勝蘇貞昌的41.15%,但兩人都贏過馬英九。當時網路出現「唯一支持蔡英文」、及「蔡媽媽(馬馬)」的挺蔡民調指導棋,要民眾在蘇、馬或許、馬對比時,回答支持馬,以壓低蘇、許支持度。綠白之間恩怨情仇,剪不斷理還亂,具強大組織的一方,如果系統性進行操作,仍可能讓民調結果變盤,卻造成民意扭曲,不可不慎。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3599&Itemid=71 |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賴清德直球對決背水一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