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中國老祖宗說:「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李筱峰   
2018-07-09
十七世紀時代的中國政府,都不認為台灣是他的領土,則何來「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之說?(台灣衛星空照圖。取自/Wikipedia/美國NASA)
十七世紀時代的中國政府,都不認為台灣是他的領土,則何來「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之說?(台灣衛星空照圖。取自/Wikipedia/美國NASA)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六月底接見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時說,「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至於誰是「中國的老祖宗」?以及「老祖宗留下的領土」是哪些?就全憑他們高興怎麼認定,就怎麼認定,因此不同種族、不同血緣的圖博(「西藏」)、東突(「新疆」)、南蒙古(「內蒙」)都成為他們「老祖宗留下的領土」。事實上是,「別人的」老祖宗留下的領土,被他們霸佔著,一寸也不還。
至於台灣,也是他們認定的「中國老祖宗留下的領土」,習皇帝對馬蒂斯講的那句話,其實主要是針對台灣而言。但是回到真實的歷史,台灣果真是「中國的老祖宗留下的領土」嗎?
我在拙著《台灣史101問》的第二問,就提出「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嗎?」,以下是解答:
如果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那麼台灣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統治政府,應該是中國政府,然則非也,而是荷蘭。而荷蘭進入台灣統治,卻又是當時的中國(明帝國)政權所同意的。先看這段史實:
十七世紀初,西方勢力東漸,荷蘭人曾於一六〇二及一六二三年,兩度佔領已隸屬明帝國的澎湖,第一次經沈有容交涉,荷蘭退出澎湖;第二度佔領時,明帝國當局再度要求荷蘭撤離澎湖,荷蘭則一邊提出通商要求,一邊派兵襲擊廈門沿海。明帝國官方在與荷蘭代表交涉當中,曾建議荷蘭不妨到台灣去,並表示會派遣商船前往台灣大員(今台南安平)貿易。荷蘭遂於一六二三年十月派員先到大員觀察,並進行要塞工事,但仍未退出澎湖,明政府只好以武力解決。
雙方經過八個多月交戰,最後議和,在和約中達成三項協議:一、荷蘭退出澎湖;二、荷人退出澎湖後,去佔領台灣,明政府沒有異議;三、准許荷蘭人今後來明帝國通商,明帝國商船,也可以往台灣及爪哇與荷蘭人交易。這就是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進入台灣,建立台灣史上的第一個統治政權的背景。
可見此時的明帝國,並沒有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十七世紀時代的中國政府,都不認為台灣是他的領土,則何來「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之說?
以下,我們還可以舉更多的史料,來證明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證據之一】
中國宋朝有一位趙汝适,在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舉時,對外商進行查訪,於一二二五年寫成《諸蕃志》。書中有〈琉球〉、〈毗舍耶〉等篇。關於〈毗舍耶〉,他說:「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泉州府),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意思是說,這個叫做「毗舍耶」的地方距離澎湖很近,經常到澎湖劫掠,出沒無常。有些學者推斷,毗舍耶指的應該是台灣,如果屬實,則以上記載又證明這個「語言不通,商販不及」的台灣,當然自古不屬中國。
至於「琉球國」被認定為台灣,更無疑義。趙汝适對〈琉球〉的敘述說:「琉球國……無他奇貨,尤好剽掠,故商賈不通。」內容與前面近似,同樣證明當時台灣不屬中國。
【證據之二】
完成於一三四九年的《島夷誌略》一書,是中國元朝南昌人汪大淵,出海遊歷「越數十國」的見聞錄。書中有〈琉球〉條,指的是台灣。汪大淵在敘述〈琉球〉的文字中,除了有大約二、三百字的敘述之外,在最後以這句話結尾——「海外諸國,蓋由此始」。意思是說,海外的各國,是由台灣開始起算。可見此時的台灣,並不屬於中國。
【證據之三】
中國元朝稱台灣為「瑠求」。明朝所修撰的《元史》,將「瑠求」列在〈外夷傳〉。在〈瑠求傳〉中,有這樣的敘述:「瑠求在外夷……漢唐以來,史所不載;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又記載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有楊祥請求領兵前往瑠求招降一事,其詔書中說「海外諸蕃,罔不臣屬,惟瑠求邇閩境,未曾歸附」。意思是說,海外各國都向中國納貢稱臣,唯獨這個靠近福建的台灣,不曾來歸附。此次招降台灣,最後沒有成功,但正好證明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證據之四】
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頒發聖旨,指出台灣是一個島國,叫做小琉球國,位在中國東南方,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都不屬於中國統治的國家。原文如下:「東北,朝鮮國。正東偏北,日本國。正南偏東,大琉球國、小琉球國。」這是記載台灣與中國關係的第一份文獻。
朱元璋又告誡子孫:「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小琉球國。」意思是說,不要以為可以在歷史上留名,就可以依賴中國富強,貪圖戰功,隨意討伐,這些週遭十五個國家,永遠不可入侵,其中包括當時被稱為小琉球國的台灣。
一三七一年,朱元璋又再頒發諭旨:「海外夷國,……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用兵。古人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窮乃易變之原。』」意思是說,海外這些包括台灣在內的島國,如果不危害中國,不可動輒用兵,古人說:土地廣闊不是長治久安之計,人民窮苦勞累,才是滋生變亂的源頭。所以朱元璋立下這道永久遵守的告示。
【證據之五】
一六〇三年,明帝國的沈有容將軍,出兵台灣剿倭寇,當時台灣被稱為東番。有人就問沈有容:「賊往東番,非我版圖」,何必進剿?隨軍的連江縣人陳第在〈舟師客問〉一文中,幫沈有容這樣回答:「賊之所據,誠非版圖。如必局守信地而以遠洋藉口,則賊亦終無殄滅之期。」(詳見沈有容,《閩海贈言》)意思是說,倭寇所盤據的台灣,確實不是中國領土,但若受此侷限,以遠洋為藉口,而不出兵進剿,則倭寇永遠無消滅之時。這些話足夠證明此時台灣仍不屬中國。
【證據之六】
前已述及,明朝沈有容為了剿滅倭寇,出兵來到「非其版圖」的東番(台灣)。跟隨而來的陳第,曾停泊在大員(今台南安平),回去之後寫了一篇〈東番記〉,這是早期記述台灣的一篇報導文學。當時一位泉州人陳學伊,隨後寫了一篇〈題東番記後〉,其中說:「假令不有沈將軍今日之巨功,吾泉人猶未知有所謂東番也。」(詳見沈有容,《閩海贈言》)陳學伊說得這麼明白,假設沒有沈有容出兵追剿海盜來到台灣,我們泉州人還不知道有台灣這個地方。那麼台灣怎麼會自古屬於中國?
【證據之七】
一六六二年據守廈門、金門的鄭成功,準備攻佔台灣,驅逐荷蘭人。行前他發表文告說:「本藩矢志恢復,切念中興,恐孤島(指的是廈門、金門等島)之難居,故冒波濤,欲闢不服之區,暫寄軍旅,養晦待時,非為貪戀海外,茍延安樂。」可見在鄭成功心目中,台灣是一個沒有接受中國政權統轄的「不服之區」,是屬「海外」,不是中國的領土。
【證據之八】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於一六六四年退入台灣,建立獨立自主的東寧王國。他於一六六七年在回應滿清政府的招撫時說:「東寧遠在海外,非居版圖之中,王侯之貴,吾自所有,衣冠之盛,不輸中土……」(詳見〈覆滿清官員孔元彰函〉);又於一六六九年謂:「建國東寧,別立乾坤。」(詳見〈覆滿清官員率泰函〉,收錄於川口長孺,《台灣鄭氏紀事》)。這個東寧王國,是台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獨立政權。所以到了此時的台灣,都還未被納入中國的版圖之中。
【證據之九】
鄭經在台建立東寧政權,滿清帝國曾數度和他們談判。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清國向鄭經提出最後和談條件,清國代表致書鄭經說:「自海上用兵以來,朝廷屢下招撫之令,而議終不成,皆由封疆諸臣執泥削髮登岸,彼此齟齬。台灣本非中國版籍,足下父子自闢荊榛……」(詳見〈平南將軍貝子賴答致鄭經諭文〉)意思是說:「自從你們父子在台灣舉兵以來,朝廷數次向你們招撫,都無結果,這都是由於地方官員執意要你們薙髮結辮、登岸請降,結果都談不攏。台灣本來就不是中國領土,你們父子自行前往開闢……」話說到此,已夠明白,時間已到十七世紀下半葉了,清帝國承認台灣還不是中國的領土。
【證據之十】
鄭經來台建立東寧政權時,明朝的貴族寧靖王(朱術桂)也跟著來到台灣。鄭氏政權到了第三代鄭克塽時投降清國,寧靖王傷心自殺,死前留下這樣的絕命詩:「艱辛避海外,總為數莖髮。於今事已畢,祖宗應容納。」這首詩雖然無啥文采,但它具有高度史料意義,讓我們知道,流亡到台灣二十年的明朝遺胄,到死之前還把台灣看成「海外」。
【證據之十一】
一六八三年,鄭成功叛將施琅攻下澎湖,鄭克塽主政的東寧王國降清,清康熙皇帝對原就未統治過的台灣持棄留未決的態度,施琅居於家族之利與向康熙表功,乃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影響康熙決定將台灣併入清帝國的版圖,在疏文中言及:「台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台灣納入清國版圖後,施琅在〈壤地初闢疏〉中亦提及:「……此地自天地開闢以來,未入版圖;今人民既歸天朝,均屬赤子。」(詳見施琅,《靖海紀事》)這位被中共當局尊崇為「統一台灣大功臣」的施琅,卻是替我們證明了台灣自古就不是中國的領土。
【證據之十二】
一六八三年八月,清帝國把台灣的東寧政權滅了,卻躊躇了八個月,才決定將台灣併入版圖。原來清廷內部還在考慮台灣要不要併入版圖,而有台灣「棄留之爭」。如果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應該立刻「光復國土」才是,其實不然。原先主張棄台的康熙皇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響(向)化,……」「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詳見《清聖祖實錄選輯》)康熙皇帝替我們證明,台灣自古就不是中國領土。
【證據之十三】
一七二三年,康熙的兒子雍正皇帝也說:「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詳見《清世宗實錄選輯》)用白話說,就是︰台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中國,我父親(康熙皇帝)深具謀略威望,把台灣納入版圖。
【證據之十四】
一六八四年,清帝國將台灣編入版圖,歸福建省管轄,下置台灣府,清朝官員為奉承康熙皇帝,曾上書請康熙增加尊號以紀念其「威德之盛」,康熙以三藩之亂初定,已頒過詔而未應允,官員之上奏諭文提及:「台灣乃海洋島嶼,今雖蕩平,與閩省版圖原無關涉,……」;施琅之前的福建水師提督也曾說:「台灣乃外國荒遠之區。」(詳見清內閣檔案《清代官書記明台灣鄭氏亡事》,原書名《評定海寇方略》)
【證據之十五】
一六九七年,郁永河來台灣採硫磺,路程從台南到北投。他回去之後,將他在台灣所觀察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以流暢的文筆寫成《裨海紀遊》。天生喜好奇旅的他說道:「台灣遠在東海外,自洪荒迄今,未聞與中國通譯之貢者。」意思是說,台灣遠在東海之外,從原始的太古時代到現在,沒聽說透過通譯,派遣使者來中國朝貢的。這部十七世紀末最具代表性的台灣遊記,也清楚告訴世人,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證據之十六】
一七一二年完成的《重修台灣府誌》,其前言說得極明白:「台灣自古為荒服奧區,聲教所不及。」
【證據之十七】
清帝國派首任巡台御史黃叔璥,於一七二二年六月來台,巡視過程觸目所及多是平埔聚落,於是引發他將原住民風俗文化,分區記錄於《台海使槎錄》的動機。此部旅遊書寫的〈自序〉提到︰「台灣自康熙癸亥始入版圖,重洋絕島,職方不紀,初無文獻足以攷信。」意思是說,台灣自一六八三年(正式統領是一六八四年)始納入清帝國版圖,長久以來因海洋千里阻隔,掌地理輿圖等職務的官員,未曾細加記錄,致使清治初期缺乏信實的文獻足以參考。此話不僅透露古來以漢字詳述台灣的文獻,寥寥可數,更證明了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證據之十八】
一七五二年謝遂繪製的《皇清職貢圖》,是中國清代描繪「外藩」民族的畫冊,其中包括有描繪十八世紀台灣原住民的圖像,是了解台灣南島民族極重要的史料。《皇清職貢圖》(卷三)有這樣的記載:「台灣自古不通中國,本朝始入版圖。」(詳見《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頁二四)
【證據之十九】
一七八六年,台灣發生震驚清廷的林爽文抗清事件。閩浙總督李侍堯邀請曾任廣州知府、貴西兵備道的趙翼研商對策。趙翼就是寫《廿二史劄記》出名的史學大師。林爽文事件歷時一年兩個月,才被清帝國鎮壓下來。事件後,趙翼撰寫〈平定台灣述略〉一文,除簡述台灣歷史,並敘述林案始末之外,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就說「台灣自古不隸中國」!
【證據之二十】
清帝國治台中期,曾有姚瑩三度來台任官,最後之官職為台灣最高行政官的「道」,留有《東槎紀略》史料文集。在〈平定許、楊二逆〉(一八二四年的許尚、楊良斌反清事件)一文中敘明:「台灣入籍一百四十年,……」剛好是一六八四年清帝國併台設治後的一百四十年;另在〈埔里社紀略〉一文中亦言及:「……台灣本海外島夷,不賓中國。自鄭氏驅逐狉獉始闢,入籍時止三縣;半線以北,康熙之末,猶番土也。」(詳見《東槎紀略》)這兩段話呈現清康熙時才併台治台的史實,也反映到十九世紀初期清帝國真正治理的,也只有台灣西部彰化(半線)以南地區而已。
【證據之二十一】
清嘉慶、道光年間以「為官不在多言,當官務持大體」見稱的閩浙總督趙慎畛,在〈平定台灣〉一文中說:「台灣自古不入版圖。聖祖仁皇帝(康熙)命靖海侯施琅等俘鄭克塽,而郡縣其地。……」(詳見趙慎畛,《榆巢雜識》);清朝皇族中相當著名的一位學者禮親王昭璉,也在〈台灣之役〉一文中說:「台灣自古不通中國。……」(詳見昭璉,《嘯亭雜錄》)(以上摘引自《台灣史101問》的第二問)
前引歷歷在目的史料,都證明台灣自古不屬中國。台灣直到一六八四年,才被滿洲人的政權併吞。此時所謂「中國老祖宗留下的領土」也已被滿洲人(同盟會所謂的「韃虜」)入侵,成為大清帝國。滿清不僅併吞「中國老祖宗留下的領土」,又侵併蒙古、回疆、「西藏」。蒙、回、藏的老祖宗留下的領土,被侵略之後,無法復國,今天卻變成習近平們所謂的「中國老祖宗留下的領土」,好笑之至!
Source: 民報/專欄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204&Itemid=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