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新聞快報 | |
作者 民報 | |
2017-05-26 | |
穆迪信評日前調降中國主權信評,引起各國媒體關注,直言中國的債務惡化,其中國企欠債高於日本及韓國,令人擔憂。(圖/擷取自美國之音)
穆迪在本月24日宣布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等後,各國媒體紛紛專文探討原因,《華爾街日報》連日發了四篇文章深入探究中國財政狀況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報導稱,儘管中國外匯存底規模龐大且外債很少,但近年來中國國內債務快速膨脹(尤其是公司債規模),已達到開始侵蝕中國信用水平的程度,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增速料將放緩的情況下,因此穆迪下調中國評等代表中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債務持續攀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 一些經濟學家也警告中國可能面臨和日本相同的命運,即債務驅動的經濟繁榮最終將換來長達數年的沉迷與停滯。只不過,日本其實是一個富裕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4,524美元,較中國的8,069美元水平高出三倍多。而中國則不然,中國成為富裕國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英國媒體《BBC》也分析,儘管現在中國的信用等級依然是A1,但是中國背負的公債數量依然令人擔憂。政府的直接債務並不是最大問題,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是公司欠債,或更凖確來說是國企欠債,和地方政府欠債。 報導分析,中國國企的欠債達到了中國GDP的115%, 遠高於日本和韓國的欠債。日本和韓國的欠債只是GDP的30% 左右。穆迪公司的評估,如果中國想要將這些公司的債務降低到可控制的程度,則要投入大概4000億美元,金額相當龐大,中國債務大山會比實際預計的更明顯。 《日本經濟新聞》與英美媒體看法相同,強調在中國政府為了支撐經濟而增加公共投資的背景下,穆迪下調國債評等為中國財政惡化敲響了警鐘。此外,穆迪對於潛在增長率下降和地方政府下屬企業的或有負債也表示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穆迪的評等雖然對金融市場影響有限,但中國政府通過擴大國債買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計劃或將遭遇挫折。 穆迪預測稱,到2018年和2020年中國政府的直接債務將逐漸升至GDP的40%和接近45%,評等與A級國家的中間值(40.7%)接近。穆迪認為,勉強保持經濟增長有可能給財政帶來負擔,進而損害信用等級。或有負債的增加也令人擔憂。據推算,地方政府出資設立的投資公司「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已達到GDP的6%。而且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影子銀行的資金流入融資平臺,成為低效率投資的溫床。 Source: 民報 |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主權評等遭調降 為中國財政惡化敲響警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