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國家應訂815為終戰紀念日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陳婉真   
2016-08-15
國家應訂815為終戰紀念日
位於高雄旗津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內的「台灣歷代戰歿將士英靈紀念碑」。圖/陳婉真
幾年前網路流傳一則有關荷蘭國情的文章,圖文並茂。結論說:真遺憾,如果當初鄭成功沒有趕走荷蘭人,今天的台灣就是美麗宜居的荷蘭。
現在八、九十歲的耆老,經常掛在口中的是,日本時代如何如何好,若不是日本戰敗離開,我們現在過的是和日本一樣的生活水平。
台灣人本來就沒什麼國家觀念,又經過甲午戰爭,被當作棄土送給日本,多數人對於建立自己的國家,非常沒有自信。或許是這個緣故,加上國共內戰收留了大量難民,以及國民黨的刻意洗腦,許多台灣人對於自己的歷史,幾乎是一片空白。
否則,對於815這個日子不會這麼冷漠。這個日子不該是跟著中國人罵日本首相祭拜靖國神社,更不是幸災樂禍罵日本鬼子戰敗。它是改變台灣近代71年歷史的一天,是讓台灣至今成為國際孤兒的關鍵一天,當然該列為國家重要紀念日。
然而舉國上下靜悄悄,只有台北的台灣教授協會,以及高雄的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同時在14日各有一場活動。
台教會是以記者會形式,邀請學者專家共同呼籲政府建立台灣和平公園與台灣慰靈碑,為所有於二戰期間受難以及殉難的台灣人立碑,並在每年的815終戰日舉行紀念儀式。
台教會說,2015年是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70周年,世界各國都舉行紀念活動,主要基調是和平與和解,唯獨中國是耀武揚威的閱兵;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也是大力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從研討會到史料展無不是要證明「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關聯。
這些官方移植的歷史記憶與觀點,並非台灣人的歷史記憶與觀點。事實上台灣作為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戰時被徵兵,遭受盟軍轟炸;戰後被國民黨軍事佔領,迎來慘痛的「劫收」,台灣人的戰爭記憶和中國人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國民黨長期戒嚴統治下,台灣失去主體性,台灣人的犧牲與苦難更長期被忽略,甚至被遺忘。
去年全世界擴大舉行終戰70周年活動,台灣卻在官方與民間不同調(一邊是花大錢到處宣揚「對日抗戰」,一邊是強調終戰與迎回戰爭英靈,民間呼聲顯然比較微弱)的情形下度過了。
想不到,今年民進黨全面執政的第一年,對這個影響台灣近代史既深且鉅的一天,也即將靜悄悄的度過。更別說,蔡英文就職演說時讓多少國人感動的「轉型正義」,至今毫無動靜。
高雄市的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是目前國內唯一紀念二戰老兵的人民團體。他們接受市府委託經營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是唯一官方設立的紀念園區,那也是老兵許昭榮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協會以「追思戰爭苦難,重建自己歷史」為今年的活動主題,並發表〈814紀念終戰71周年活動宣言〉,提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落幕,也終結日本在台實質統治。據日本官方統計,台灣於日治晚期共有20萬餘人投入二戰,3萬餘人戰歿;並有173人被列為戰犯,其中26人遭處死刑,約2萬8千人入祀靖國神社。在戰爭中,遭受美軍轟炸而死的台灣人民不計其數。
台灣人面對戰爭的歷史不曾停止,二戰後約1萬5千名台灣青年被哄騙加入國府軍,遠赴中國參與國共內戰,1萬多名戰死中國,3千多名被俘成為解放軍,部分甚至參與韓戰,埋骨異地,流落他鄉。這些台灣人民捲入戰爭無情烽火的事實,在台灣的歷史教育中,長期被漠視。台灣人更陷入『戰勝』與『戰敗』的荒謬辯證中。
在紀念終戰的此刻,我們要強調:『戰爭』沒有贏家,無論戰勝或戰敗,人民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我們渴望台灣永世和平,但也唯有透過對戰爭歷史的清楚認識,才能明瞭『戰爭』對土地以及人民所造成的苦難。二次大戰已經結束71年,台灣對於戰爭歷史一直缺乏系統性的整理與建構,許多台灣人日本兵、台灣人國軍、台灣人解放軍的歷史,皆未使國人真實認識,這是面對戰爭歷史最大的缺憾。
我們反思二戰的台灣歷史,期待台灣永世和平,殷盼新政府可以落實轉型正義,全面調查、收集台灣人從軍的歷史故事,並早日設立國家級的對於戰爭歷史反省的紀念園區及紀念碑。」

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碑文,道盡台灣兵的無奈。該碑原請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落款,遭拒。圖/陳婉真。

台灣人不重視的紀念園區,老美很重視。協會每年舉辦春秋兩祭,美國在台協會都會派人與會。因為當年眾多戰俘中,有350名美國人遇害。圖/陳婉真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871&Itemid=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