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黑箱一個一個打開來

作者 李哲毅   
2016-07-23
二十一日「重大案件審理 應該直播」一文,筆者相當認同,但認為有所遺漏。
固然法院在理論上是正義的防線,但法院常常也只是最後的救濟,如果所謂的不正義能從源頭杜絕,更能讓台灣社會符合公義,且減少代價。 例如苗栗大埔案,二○一四年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強制拆遷違法,但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大埔阿嬤及張藥房的生命更無可挽回,這樣的悲劇到底是怎樣的程序造成的?
近年,許多都市計畫、土地徵收、都市更新的議題屢屢引發重大爭議,這些事件的處理都必須經過政府機關各類「委員會」審議通過,因此所謂公共利益表面上都是由委員會「合議制」來決定。但,不夠透明的委員會結構、背景及運作,其實都是政府機關球員兼裁判、形式審查所主導,所以合議制,常淪為主席制。
偏偏這些決定造成的影響不亞於法院,甚且缺乏法院般獨立的三級三審,而政府機關遇到爭議時便以經過「中立、客觀、學術、專業」的委員會審議當作擋箭牌,如果委員會的審理能夠直播,讓廣大的公民可以親眼看看委員如何審案?是否進入狀況?資料是否客觀?紀錄是否真實?藉由公民監督,有助於防範不公不義於未然!
這樣改革,機關一定會以保護委員等藉口來反對,也因此諸如課綱委員不敢公開、甚至都市計畫、土地徵收等會議紀錄還要將發言委員隱姓埋名。「直播」的改革在技術上並無困難,如果牽涉到預算設備、執行細節等問題,最起碼最簡單的應從會場及會議紀錄的公開透明做起。試想:法院的判決書、機關的公文書都載明法官、公務員的姓名了,發言委員的姓名為何不敢見人呢?
當然,上述問題不只存在都市計畫、土地徵收,政府機關各類審議委員會「黑箱透明化」都該努力,新政府加油!
(作者任職工程顧問公司)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