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沈大偉:「中國崛起」隱藏內部危機的表象膨風

許銘洲/編輯 2016-06-01 10:04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的知名學者,他在最新著作《中國的未來》(China’s Future),內容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非一位改革者,而是個列寧主義專制政權的掌握者,從2012年以降,人們看到習近平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上加強控制力道,將權力集中收攏於一身。
5月31日,沈大偉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指出,習近平本人「沒有自由派基因」,感覺到他的智識和政治取向,往往趨向於更早年代,而非迎向21世紀。在中國觀察人士的圈子裡,流傳着這樣一種理論:習近平是:「走向開放之前,先進行嚴厲打擊」。他則表達,自己無法認同這種看法。在中共黨機器和政府機關裡面,肯定存在不少受到挫敗的改革者;然而,習近平及其領導層依然深覺不安,堅信中國開放,必然導致中共體制走向滅亡;換言之,習近平竭盡所能,只在乎權力鞏固。
沈大偉在《中國的未來》這本新書提到,也在之前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收縮與調適》(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內容指出,對於列寧主義政權而言,「政治衰落」是一個不可避免,卻又是個曠日持久過程。蘇聯的衰落持續了27年時間,從勃列日涅夫1964年推翻赫魯雪夫開始,直到1991年才最終完全崩塌。赫魯雪夫一直試圖努力改革史達林制度,但勃列日涅夫則將國家,重新拉回了漫長的官僚主義僵滯狀態。等到戈巴契夫試圖重啟改革,已經為時已晚。鄧小平明白這一點,這是他跟趙紫陽、胡耀邦等人,在80年代試圖解決的問題。然後到1998年,改革派才再度有所作為,這段時期持續了十年;到了2008-09年,中國又拋棄「相對自由化」。自那之後,經濟收縮速度加快了,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即將崩潰。不過它的確意味着中國相對而言,陷入停滯。
沈大偉指出,他在在上一本書《中國走向全球》(China Goes Global),內容提到,中國是一個「不完全大國」;即中國的國力在很多方面有所欠缺。那本書是從外部審視中國;至於《中國的未來》,這本新書是主要從內部着眼。沈大偉在仔細探究了中國的權力來源之後,發現它存在多層面問題,而非優勢。結果就是,一段時間以來,他對「中國崛起」這種表述一直不太能接受,覺得它錯誤地「誇大了中國的力量,淡化了它的薄弱之處。」
目前中國的海外企業界正在經歷各種問題(或遭到當地民眾抵制、或難以存續);另一方面,中國正在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建人工島並將南海軍事化,還有其它的種種外交爭端;在內部層面,中國嚴厲打擊非政府組織和宗教活動,向香港施壓,以及其它種種不佳的發展趨勢。所有這一切,再加上政權的專制趨向,導致美國政壇人士,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幻滅情緒。
沈大偉接受《紐約時報》訪問也指出,中國未來的關鍵變數是「政治問題」。共產黨必須明白如何分享權力,這樣才能維持它的權力。北京政權雖然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中國的政治系統早已殘破不堪,最清楚這一點的莫過於中國共產黨本身。
他還指出,從歷史觀點,與自由國家兩相比較,列寧主義政權擁有的合法性更少、力量更弱、壽命更短。中共政治霸權肯定會帶來相對的經濟停滯,也會導致社會壓力日益嚴重,從而引爆政權和制度的加速衰敗。



引用民報網址如下:
http://www.peoplenews.tw/news/a6e037a2-f4dd-4a7f-b88d-5e9d4a45c50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