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請不要再在傷口上抹鹽巴


「今天是先總統 蔣公逝世三十八週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統上午偕同副總統吳敦義前往桃園縣大溪鎮慈湖陵寢恭謁。上午十時正,總統抵達慈湖陵寢,並以主祭人身分在先總統 蔣公陵寢前獻花及行三鞠躬禮,隨後俯首追思。禮成後,總統與副總統進入陵寢區,在 蔣公遺照前表達哀思,場面莊嚴肅穆。」以上總統府的新聞稿,「蔣公」前都要空一格,現任正副總統又是「恭謁」,又是「俯首追思」,又是「表達哀思」,古今中外的「屠殺者」,恐怕不曾有人受過這種崇高禮遇!
在此之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指出,中正紀念堂竟然拿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元凶蔣介石為主題,舉辦「台灣設計蔣」,該競賽主題是以蔣介石夫妻之生活故事做為創意發想重點設計。段宜康批評,蔣介石獨裁專政導致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讓多少家庭徹底破碎,不要說夫妻恩愛,有的人都找不到另一半的屍骨!此一競賽因文化部長介入而喊停,但國民黨內仍有中常委捍衛蔣介石,揚言「有他才有國民黨」。
對此爭議,馬英九稱,面對歷史應該就事論事,對受難者家屬要將心比心,台灣過去曾經發生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這些不能否認。但據轉述,馬英九同時強調:「歷史人物很難從單一角度看待」,歷史的部分,應該「要有是非」才能療傷止痛,讓大家知道台灣是懂得反省的社會。才剛講完這番話,馬英九又立刻大駕光臨慈湖「恭謁」,這叫甚麼是非?這是從甚麼角度看待歷史人物?這不是在受害者家屬的傷口上抹鹽巴嗎?
從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蔣介石都是「屠殺」的一邊,台灣不分族群的人民則是「被屠殺」的一邊,早已是歷史的定論。馬英九一面說「對受難者家屬要將心比心」,一面又每年到慈湖「恭謁」,而他又早已唾棄蔣介石的「殺朱拔毛」;原來,他所謂的「歷史人物很難從單一角度看待」,竟然是指「被屠殺者」固然要撫慰,「屠殺者」也要「俯首追思」!試想,如果有德國領導人追思集中營受害者,又每年「俯首追思」希特勒,大家會認為他的價值選擇在於「屠殺者」那一邊,還是在於「被屠殺者」那一邊?
「屠殺」就是「屠殺」,「被屠殺」就是「被屠殺」,要分辨清楚易如反掌。如今,馬英九對「屠殺者」畢恭畢敬,那麼他對「被屠殺者」的撫慰不是極其虛偽敷衍嗎?不僅對台灣,馬英九對中國也是如此。他曾將六四定性為中共政權以武力血腥鎮壓學生民主運動,但當選總統後卻稱道「六四之後二十年間,…大陸經濟改革成功,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最近十年,大陸當局比過去更為注意人權議題」,言下之意,六四屠殺帶來進步,「屠殺者」情有可原,「被屠殺者」不足掛齒,而近年中國層出不窮的人權迫害、藏人自焚也不必苛責了。
不論在台灣,或在中國,馬英九都站在「屠殺者」的一邊,絕非偶然。因為他的心目中,只有統治集團,沒有人民。雖然簽署兩項國際人權公約,但他對台灣的人權倒退漠不關心;台灣人民的公投權利,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上;台灣人民不是國家的主人,他這位「以黨領政」、「黨產滿滿」的黨主席才是台灣的頭目。同樣可怕的是,他追求「中國夢」的合作對象,也是中國的專制統治集團,而不是中國的民主運動人士,乃至達賴喇嘛、熱比婭務須拒絕入境台灣。這一點不僅是台灣人民的夢魘,也是中國人民的夢魘!

出處:自由時報/社論
://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6/today-s1.htm

沒有留言: